被负面情绪包围着的我

被负面情绪包围着的我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鹤见君遇见过很多人,不只有同事太宰君。

    我去过超市,去过便利店,研究过超市的打折日期和打折蔬菜,蹲在书架后面翻阅人体解剖学。

    我碰见过很多人。

    初次相遇的人们对鹤见君的职业并不感到好奇,偶尔的对话发生在结账时,或者走路碰巧撞到时。

    “谢谢惠顾,价格是xxx”

    “欢迎光临。”

    “抱歉。”

    ……

    在一些人眼中,这些人与死亡擦肩而过,不知道逃没逃过。但作为被怀疑的对象,被认定为死亡代名词的我,对于人群的态度,与他们对待人群的态度一般无二。

    见过,也就是见过。

    没有频繁的碰面或者几次交流,我与这些人没有瓜葛。不过死亡这些东西,具有意外性。

    见过一面的人可能下一秒就会发生意外,说过寥寥数语的人也许会突发疾病,没有印象但确实路过的人会在回去后猝然离世……听着像是在诅咒他人死亡,然而,这是我现在正在经历的窘境。

    瓜田李下。

    我在这样的日常里过的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常去的那家书店,被我翻阅过的解剖学资料所剩无几,我只能拧着眉在书架间寻找其他的文学作品。

    大都是借阅,我不会将书籍买下,长久的摆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时不时进行翻阅。

    因为我确信,任何书籍只要被我买下,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在书架上待到落满了灰。

    看书是一时兴趣,在兴趣未用尽之前,我可以安静的。于是常去的书店,位置偏僻,看上去冷清,常常只有我一个人在书店里找书。

    在兴趣被消耗完了后,我就会办理归还手续。书店的主人看了看时间,从借阅到归还,时间不过一两个小时,我甚至都没有离店过。

    这被他当成是我的怪癖。

    因为常来,店主人还会随口问我一句:“下次还是这本书?”

    书店冷清,如果想要留下这本书,店主人并不介意将这本书从书架上抽离,直到我通过借阅的方式看完。

    一本书没有看完,对接下来的剧情会抓心挠肺,满脑子都是剧情——这种情形不包含科普书籍。

    就算是文学作品,无论它是大家之作,还是偶然淘到的金子,借阅完了我对书中故事的好奇心也就消耗殆尽,直至下次借阅。

    我不好奇故事的结局。

    对自己下次能否借阅到同一本书籍的事,也很随意。

    如果没有上次看完的书籍,就会重新找一本新的。无论内容好坏,反正我都能看得下去,有用的就记住,没有用处的就忘记。

    这样的习惯,让我很少能看完一本书籍的完整内容,很多故事在脑中是没头没尾的。想起来了,对着他人叙述时,结尾必然会跟着一句:“接下来就没看了。”

    听者屡次表达想要我看完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甚至从书店里买了一本新的让我看完,想让我将他听到的故事延续下去。

    总会被我客气的:“结局就在这本书上,你可以自己看。”

    讲故事需要氛围、声音,以及有头有尾。

    我不适合讲故事,我对故事的结局没有多余的好奇心,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就算了。

    被听者用无语的表情怼上非常正常。

    书店主被这个迫害过,在我跟他闲聊时,我说过故事。故事内容没有什么新意,就是一个男人复仇的故事,原本拥有美好的生活的男人被人毁去了幸福,失去了友情,于是迈上了复仇之路。

    书店主跟我兴致勃勃的讨论接下来的剧情,他说:“以我开书店多年的经验,这个故事接下来的结局是不是男人与仇人同归于尽,中间还掺杂着仇人的回忆杀?”

    我保持微笑。

    “那么,结局是这样?”

    “很遗憾,那本书上次已经被卖出去了。”

    书店主:“……”

    他脸皮抽动着,话被哽住,一副无语得不行的样子。

    “真不知道你是故意的还是真的是对结局不感兴趣。”

    “不是故意的,只是碰巧。”

    书店主信了。

    后来他在将话题失误的引到故事环节时,会很自觉的停下来,因为我没有看过的结局太多,看过的故事也多。

    他只能谨慎的:“这个结局你看过了?”

    “看过了。”

    他就放心大胆的让我讲了下去,不过开口第一句,他就后悔了,他注意到了结局,没有注意开头。

    我正好错过了开头。

    一个故事总是分成上下、上中下、一册两册……对于热爱听故事的书店主并不是好事情。我的习惯使我难得看到完整的故事,而不完整的故事意味着我休息日时,书店主还要千方百计的让我那一本书。

    这样折腾了几次后,我后来看的书籍,文学性作品基本上都挺冷门的,是短篇。

    科普书籍……书店主现在也就听听,我的叙述能将人体解剖的情形形容得非常正常。

    明明是让人反感恶心的例子,我的语气总是让书店主觉得他只是在端详一条鱼。

    这条鱼的尾巴不好。

    那条鱼的脊椎骨被什么东西击碎了。

    还有这条鱼,它的内脏被人掏空了。

    唔,生了寄生虫,不好好处理,一条鱼就会死。

    ……

    听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不过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书店主说“很热闹,我觉得周围到处都有东西。”

    “要用脱敏疗法吗?”

    “不了不了,我们还是讲故事吧。”

    我沉默了一会,“上次你说的让我们说科普吧。”

    书店主清了清嗓子,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口误口误,上次是口误。”

    这样的口误发生了七八次。

    讲故事最好的氛围是下雨天,外面雨声滴答滴答,书店里灯光晕黄,两个人面对面坐着。

    我来讲一个看过的故事,有没有结局随缘。我付完借阅所需的几个故事后,剩下的时间里,只留下书店主痛苦的开始在书架间翻找。

    他希望找到故事的部分,而我,在付完费后,就缩在书架角落里,开始凭着兴趣看书。

    后来,书店主开窍了。

    开始让我编故事,给没有结局的书籍编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局。

    “重点是合情合理。”

    “哦。”

    我看了一下他给的推理短篇,很快编好了故事的结局:“这些人全死了。”

    书店主看了下标题,又看了看被我判处死刑的人物们,“死的就剩一个标题了。”

    “合情合理。”

    “他们怎么死的?”

    “这是过程。”

    如果只想要故事的结局的话,合情合理且合适的万能答案是生与死的判定,这人会死,那人会活,至于为什么死和活,那是故事未完结时的事情。

    书店主高估了我这样一个有了高薪工作,有钱有闲还只买超市打折蔬菜的人的下限。

    能够省钱的事,只要不违背规则,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书店主毫无体验感。

    想要详细版的结局,能够加上去的只是谁杀了谁,谁过上了平静生活。推理的话最好,只用说什么人没有活下去,什么人是凶手,被剧透糊了一脸的书店主现在已经无法直视连载中的推理了。

    就算是刚写了一章,我还是可以说出凶手,并极其坦然的:“没有理由,结局是我编的。”

    “但是推理的话,只用设定一个凶手不是就可以合情合理的结局吗?”

    书店主将自己正在看的推理放的整整齐齐,说自己再也不看连载推理了。然而,这种话,他只要过几个星期就能全部忘记,然后重新捧起感兴趣的推理,追着连载。

    为了能好好看个连载,看见我来,他会放下手中的连载,自然而然的拿起科普书,“今天是这个。”

    在看鱼和听故事之间反复横跳,给自己找罪受的书店主。

    和我这样一个拥有怪癖的看书人。

    双方对对方都没有过高的期待,就算很久不见,再重逢时,也是愣一下,说句“好久没来了”,当然也可以对我的印象已经消失了。可以很熟悉,也可以成为过客。

    换个工作,换个去的地方,又是可以认识新的人,结下新的联系。

    可以认识新的书店主,可以认识新的工作者,人与人间的联系未必深刻,但总有许多可能。

    这联系能让我成为讲故事的看书人,能让我成为超市员工口中只在打折蔬菜时出现的人,能让我成为他人生命中的背景板,能让我从刻板的印象里跳出来,变成其他模样。

    可以与新的人相遇,自然可以与故人无意中重逢。

    不是鹤见医生,而是社畜鹤见时,我在横滨的街头碰见过贫民窟里的医生。上次向他推销业务失败,这次我们间的关系也没有新的进展,只是看见他胡子拉渣,一副颓废大叔的样子被他身边的金发小女孩嫌弃。

    有一双不太妙的眼睛总会让我看到不该看的事情,比如医生身边的小女孩,情绪与医生是同源的。

    所以我知道医生是异能力者。

    情绪虽然都大同小异,但认真分辨的话,每一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所差别。

    同源的话,意味着他们两个人共用一套情绪体系,换句话就是,他们两个中有一个算不上人。

    异能力的体系很多,作用也在考验人大脑的想象力,各种异能力,只要敢想,说不定就有这样的异能力。

    制造一个跟人差不多模样的异能力造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铁的事实摆在我面前,凭借着当时法医的素养,我认为医生是一个自恋的人。不过如今这个印象有了新的变化,与其说医生是一个自恋的人,不如说他的异能力只是满足他自我的爱好和迷惑他人的武器。

    还看见过现如今已经登上了警视厅通缉令的少年。他的妹妹不在身边,整个人不时咳嗽着。

    一样的瘦削,但他是黑漆漆的火焰,不注意就会吞噬他人的性命,明目张胆的那种。

    我现在尚未摆脱食腐鸟、屠夫之类的称号,没有摆脱死亡的敏锐对我造成的影响。他的话,称号正在不断增加,“不吠的狂犬”什么的,还不是过去式,他就已经多了更加长更加让人恐惧的称号。

    要论异能力的顶峰的话,大概是那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