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之悍妻

重生八十年代之悍妻 > 第一百七十四章侥幸心理

第一百七十四章侥幸心理

    陈曦的话如醍醐灌顶,让陆厂长等人瞬间清醒。

    他们之前因陈曦绘制的图纸而激动,觉得凭借这一打图纸县灯具厂就能摆脱眼下困境身价猛翻。可他们忘了,县灯具厂终究只是个县级企业,陈曦绘制的灯具对他们的生产能力和设备都将是个巨大的考验。

    其实最初陈曦想到拯救县灯具厂的办法是让白光led灯提早问世,为此她还特意将蓝光led灯的原理以及适用材料都写给了穆朝阳,希望他能找到适当人选进行开发。

    早在一九六九年的时候红光led就已经出现了,接着是七六年出现了绿光的led灯。只是这两种光源都不适合常规照明,因此无法被普及。

    直到十七年后一位岛国人发明了蓝光led灯,这才为白光led灯也就是最适合人眼的led照明光源奠定了研发基础。

    基于这项重大的贡献,在二零一四年的时候这位岛国人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led灯说白了就是发光的二极管,它的真实体积极很小且非常脆弱,并不适合直接使用。因此需要为这个脆弱的‘小东西’添加适当的保护外壳,将它封存起来,这就是所谓的led的灯珠。将许多这样的灯珠集合起来,就是后世人们所见的led灯。

    因为构成材料的半导体不同,led灯所呈现的光色也不同。可惜到后世陈曦遭遇雪崩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能发出白色的可见光。

    而白光的led灯则是在蓝光的基础上,添加了荧光粉使其产生黄光,因此蓝光在穿过黄光后就出现了更被人眼所接受的白光。

    穆朝阳对陈曦的交代自然是尽心竭力,第二天就通过好兄弟云菲找到了适当人选。无奈开发一样东西并不是嘴上说说这样容易,哪怕穆朝阳已经将写着原理的几页纸传真过去,也还需要专业的设备、特定的原材料,审批购买、申报等等环节。

    即使云菲找人开了绿灯,进展依旧非常缓慢。县灯具厂拖不起,无奈之下陈曦只能另想它法。

    能想到舞厅的球形旋转彩灯,也是因为云菲和穆朝阳通电话的时候无意间提及。云菲说他一个朋友费时费力从国外托人稍回来个大大的球形灯,原本还以为是个能转的玩意,想放在舞厅里增加气氛。

    结果好不容易装上去了,怎么捣鼓都不转,只能微弱照明。因为有磕碰痕迹,那朋友觉得可能是碰撞导致的问题,于是找了个略微懂行的想让人帮忙修修。好嘛,修的连亮都不亮了,只能挂头顶上当摆设。

    陈曦在一旁听的好笑,这会儿的球形灯结构并不复杂,若是离的近她就主动搭话帮忙给修了。可对方在京城开舞厅,她也不能大老远过去就为修个灯。

    等挂了电话,陈曦和穆朝阳商量的一番,觉得以后歌舞厅会迅猛发展,这才有了生产球形旋转彩灯的想法。

    陆厂长等人能看到这些灯具生产后的巨大利润,南方那家企业自然也能看到。为了分割这块利润蛋糕,南方那家企业才能既往不咎。而拢山县这家小小的灯具厂与对方企业绑在一起,肯定也能借其资源飞速发展。

    此时陆厂长等人才算明白,陈曦之前说的‘必要时做好牺牲部分利益的准备’,指的是多大的利益牺牲。

    不过也正如陈曦所说,以他们的生产能力和设备,还真吃不下这样的‘大蛋糕’。

    接下来陈曦把自己的想法跟几人仔细沟通了一番,让他们明确了自身的优缺点,至于去南方跟那家企业洽谈的事情陈曦没打算参与。如果陆厂长他们抓着这么明显的‘饵’还能把事情谈崩,那这几个厂领导也不用干了,县灯具厂就只能是付不起的‘阿斗’。

    陈曦建议陆厂长他们可以先按照自己提供的图纸,做些简易版的灯具。比如缩小、缩减部分功能的可旋转球形彩灯,以及可任意调整角度的小型灯具、声控灯。这样去和对方洽谈的时候更言之有物,也让对方能看的更直观。

    大规模生产陈曦绘的灯具他们的确没那个实力,可按图纸生产几个缩减功能的‘模型’,对一些技术精湛的老工人来说难度不大。

    后续的入股和两家企业以及陈曦个人的利润分配,她打算等双方确定合作后再细细磨合。

    因为县里有了整改服装厂的先例,陆厂长等人觉得对于眼下陷入困境的灯具厂来说,想要通过上面的审批应该也不难。特别是如今市里正为防爆机械厂破产的事情挠头,他们厂能在困境中求变求发展,市里肯定会予以鼓励,绝不会加以阻挠。

    因为第二天就是中元节,陈成栋借了厂里的车,一家人回了趟桃花湾,给过世的陈家奶奶上坟烧了些纸钱。后来在陈家大伯那吃了两顿还算融洽的饭,陈曦出手也很大方,把厂里加工的床单被罩送了好几套。

    陈大伯家里得了三套,剩下陈二伯、陈三伯也没落下。独独陈四伯,陈曦就像是没这人一样。反正他爷爷都压根儿没提这儿子,她就权当老爸只有兄弟四人。

    这些年,要不是那个里挑外撅的四伯母,一大家子人不至于闹成如今的样子。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的伤害她弟弟,要不是陈曦顾念她爷爷的感受,就是陈四伯他们消停下来,陈曦也不可能饶了那缺德的一家子。

    时间向前推移,穆朝阳仍旧在市里忙的脚打后脑勺,好不容易才能挤时间跟陈曦在电话里聊几分钟。

    陈曦则是服装厂、灯具厂的两头忙。

    虽说服装厂生产的床上用品已经算‘上了轨道’,可东西卖的太火也愁人。

    在陈曦的印象里,她一直以为八十年代中期有钱人并不多,可让陈曦没料到的是,她这边刚放开繁复七件套的订购,南方就有十多家商场通过林家三叔的关系主动联系了她,且每家初次订购的数量都破百了。

    要知道繁复七件套可不是价位普通的床单被罩,不止做工精巧美观,价格上也是翻了十几甚至二十几翻。这直接让县服装厂忙翻了天,女工们都三班倒,几乎是休人不休机。

    灯具厂那边也有好消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款足球大小的旋转彩灯终于成型,很快陆厂长就能带着几样灯具成品南下了。

    眼看日子到了八月末的最后几天,桃花湾的鱼塘用地终于被彻底梳理好。村里公用的几个鱼塘都排水做了清塘,将里面能捞的鱼都捞的差不多。毕竟之前属于公产,捞出来的鱼无论是卖钱还是怎样都得全村人平分。

    陈曦家如今不差钱,也不知道村里清塘卖鱼的事情,等得到消息的时候,塘也清完了该卖的鱼也卖光了。

    村里刨除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家,还有三十多户像陈曦他们家这样没参与。徐长贵这次一反常态,突然就不做和稀泥的老好人了,直接将这三十多户踢出了利益分配。

    搞的桃花湾好一阵的鸡飞狗跳,差点儿就打起来。还是赵喜仁帮忙做的调节,最终出力的人从卖鱼的钱里分了日结的工钱,其余的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按照每户人数分了剩下的鱼和钱。

    陈曦家分了十六块钱,外加两条七八斤重的大黑鱼,是赵喜仁起早赶车给送来的,外加他们家自产的俩大西瓜。

    陈老爷子看到赵喜仁很高兴,留他跟着吃了顿早饭。席间陈曦几个听他说了村里清塘分鱼分钱的事情,都忍不住跟着感慨。

    徐长贵的用意不难猜,面上看着他因为分钱的事情得罪了那三十多户人家,可实际上那三十多户人家几乎都算是后来迁到桃花湾的,更直白点儿就是根基不深、亲眷也不多。

    而赵喜仁平复了这些人的怒火,就代表着分薄了其余更多人家的利益。陈曦家没看上那仨瓜俩枣的分鱼钱,却不代表这会儿的农家人也不在乎。

    徐长贵明摆着就想让赵喜仁因此得罪更多人家,以便借此在九月份的村长换届选举中压过赵喜仁。

    而赵喜仁虽然知道这么做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家,对他竞选村长不利;却还是坚持了公允的做法,更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冲突。

    这种人才是村长的好人选。若是桃花湾的村民真不开眼让徐长贵再次连任,村子以后别说什么发展,还不知道要整出多少糟心事儿呢。

    赵喜仁来陈家不止送鱼送钱这么简单,上次因为沿河养殖的事情,陈成栋和陈老爷子回了村里,不少人都被陈家父子说动,放弃了有可能被一场大水泡汤的沿河养殖。

    无奈最近清塘卖鱼又让大家伙‘见到钱了’,不少人都活了心思。

    桃花湾临河的洼地不少,赵喜仁一大早出村的时候就见到好几户人家在临河的洼地那打转。瞧着应该都是动了心思,又觉承包鱼塘掏钱多,估摸着是想拿了洼地自己人动手挖塘子养鱼。

    赵喜仁希望老爷子能再回去一趟,多少再劝劝那些打临河洼地主意的人。

    陈成栋递了根烟给赵喜仁,自己也顺手点了一根,慢慢抽了起来。

    想到临河的洼地,他又忍不住叹口气,对赵喜仁道:“也就是这几年没什么大水,把这些人惯起来了。我记得旭子小的那会儿,临河的洼地还大片都泡水里呢。把他们能耐的还敢在那挖地养鱼,来一场大水就一个子儿也别想收回来。”

    赵喜仁跟着点头:“谁说不是呢,也就是头几年旱的,加上最近两年也没什么洪涝。可这年景那都是老天爷管着,谁知道明年是给你旱还是给你涝啊。”

    


    奉上一章,明天继续。

    昨天一天大雪断断续续,说鹅毛大雪一点儿都不夸张,感觉就像是整团整团的棉花从天上往下吹,远看都像起了浓雾,马路斜对面的楼的看不清楚。今天又是这样,唯一庆幸的就是大安家这边雪化的厉害,路面上基本没有堆住的积雪。否则这么大的雪,一天基本就能到大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