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带着超市回八零

重生:带着超市回八零 > 第45章 一人帮忙,全家吃席

第45章 一人帮忙,全家吃席

    在农村,早晨的大锅饭一般是吃面条。

    加上些粗粮后,面条是一做就好几屉,剩下还能蒸几大锅馒头留着中午吃,没办法,今天来的人太多了,生怕不够吃。

    “这孩子,打卤子放那么多油干嘛,还有肉也别放那么多,留着能吃好几顿呢。”

    韩风本来说由自己来打肉卤,谁知肉才切了三分之一,几个婶子见着就是一顿说教,然后把他赶出了厨房,这文化人老想着做菜干嘛,明明不是那块料,光在这嚯嚯好东西了。

    农村人打卤子带点肉汤就行,这娃一下切了好几斤,按照这么个吃法,可不是败家子么。

    韩风心想着大伙帮忙盖房,可不能寒了大家的心,多吃点肉才好。可没办法,人的思想不同,最终厨房交给几个婶子张罗,外边还有几个年轻的嫂子帮忙洗菜切菜,自己倒也乐的清闲,正好出门看看都谁家来了,好发根烟招待招待不是。

    人刚出门,赵海江领着一群年轻人就到了。

    “大早晨的,做啥呢,这么香。”

    韩风看见众人都背着工具,笑着说道:“早晨吃面条,现在打卤子呢,一会可都得多吃一点。”

    “喝,还是肉卤啊,今天可有口福了。”

    “来,抽烟,抽烟。不够的屋里桌子上有,自己拿啊。”

    韩风昨天就在供销社买好了香烟,嫂子给准备了整整两条,就摆在桌子上,谁抽谁拿。

    “还是钻石啊,好烟呐。”

    “那可不,一毛一根呢。”

    没有分上烟的年轻人到桌上分别取了一根,根本没有像后世办事一样一拿一整盒的,更没有敢往兜里揣的。

    韩风看见了心里直夸这个时代的农民心里淳朴,自己原本还觉得两条有点少了,这要一根根的抽,房子盖完也抽不完。

    却不知众人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他们平日里可不舍得抽这种好烟,能有旱烟抽就算不错,要不说韩风是个文化人,干什么事都是傻大方。

    没错,在村民的认知中这就是傻大方,败家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典型。

    另一边做饭的三个婶子也是大展身手,肉配着面先炒好了呈出来就是小酥肉,再把豆腐过油变成豆腐干,红薯过油变成红薯尖,剩下来才是真正打卤子。

    “这孩子家的调料真多,五花八门的。”

    “是啊,还有这鸡精,从来都没见过,一看就是城里人才用的。”

    “可不咋地,人家都吃上商品粮了,你说有能耐不?”

    “何止是有能耐,我听当家的说,韩风现在每月都能领不少工资,还有许多票据,这不怕他……”苏玉芬小声说道。

    “回头你们都帮忙寻思个踏实本分会管家的姑娘,这样他就没法回城了。”

    “嫂子说的对,等房子盖好了,找个姑娘已结婚,哪里还会想着回城。”

    韩风初到赵家庄的时候给人一副二流子印象,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只想着是落户了一个祸害。可随着时间推移,韩风的大名响彻奎山乡不说,还给他们带来许多好处,远的养殖场不说,现在还没就产生利益,就说平日里各家各户缺个啥东西,只要找韩风帮忙,二话不说就办成了,所以大家才认可他的能力,这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只是不会干农活而已。

    说不定哪天就回城里去了,所以大家全都来帮忙盖砖瓦房,张罗媳妇,等他成家立业,就算回城里也有个念头不是。

    “婶子,饭做好了没?”

    “好了,好了,大家伙开饭了!”

    干活前先吃饭,肉卤是打的是香极了,这不一些小孩子就在韩风家门口围着转悠,他们不干活,按理说是不能蹭饭的,可韩风见着了一把拉进来,一人给端上一碗香喷喷面条。

    自家干活的大人看见了直骂不懂事,不过嘴上却笑嘻嘻的,显然对韩风的做法很是满意。

    “没事。让孩子们先吃,我这还有不少干面条呢。”

    等大家全部吃好,接下来就开始盖房子了,泥瓦匠负责画线砌砖,小工们负责搬砖活水泥,各司其职看起来有条不紊。

    这次盖新房韩风专门把地基做的扩大了一圈,除了一间主屋,还有两间配方,一个大大的院子。

    主屋肯定要建的比配房高上一点,中间在来上个台阶,韩风把这事给三叔说了一下,谁知三叔像看傻子似地看了他老一会,最终想了良久才答应下来,反正这孩子不缺钱,要知道,高上一点可费不少砖头和水泥呢。

    不过主家要求如此,那也没什么办法,但作为长辈三叔还是给韩风打了个招呼,这样加高要费不少钱呢,韩风想了想还是决定加高,这样来主屋会受光多些,通风好点,住起来也不那么压抑。

    村里七八个泥瓦匠一上午就盖了一半,没办法,小工太多,搬砖和泥不要太快,赶得大工们忙个不停,于是进度就不断加快。

    “可真快啊,下午估计就能停当。”

    “那可不,全村都出人了,能不快吗。”

    中午吃的是大锅菜,一共分成两锅,一锅是素的,一锅是荤的,素的基本所有农家菜包含其中,什么白菜,皮扎,萝卜,青椒,丸子等等都能见到。荤的就是肉片配海带,咸咸的一大锅汤,闻着就直流口水。

    韩风心想几个嫂子做饭可真的好吃,不愧是村里的大长今,尤其是荤的,没用多少肉不说,闻起来还贼香。

    “剩下这些,还够明天再做几顿。”

    苏玉芬做饭的时候早就打量好了,剩下的东西能做几顿,明天该给大家做些什么好,总之是不用主家再为吃的犯愁。

    馒头是白面掺和着玉米面做的,足足蒸了五大笼,她们生怕再出现什么意外。

    结果就是大家想的没错,一群孩子到饭点就跑过来了,他们也不主动上前,就在旁边瞅着。

    韩风看见也不多想其他,把孩子们都叫上前来,一人给呈了大半碗素的,然后再给浇上一碗荤的。

    其实也不怪韩风傻大方,而是后世的农村就是如此,一人帮忙,全家吃席,早已成了习俗,只是放在这个缺粮少衣的节骨眼上,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