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

楚宫 > 第171章:鹊巢

第171章:鹊巢

    冬去春来。

    冰雪己经融化,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大地一片绿意。

    桃花再次盛放,江河两岸红了一片,空气中蕴育着清香,窝了一个冬的楚人们,开始田间劳作,欢乐的歌声不断传来。

    新的一年,新的景像。

    十日前丹阳便张灯结彩,楚王大婚在即,城内比往日更加热闹,酒肆,客栈里过往客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这一盛事。

    左邻右舍的国人,更是谈论了一个冬季,大家对这位桃花夫人褒贬不一。

    然而,在前几日城内还有流言传出,原来宫中发生一事,便是王后的椒香殿突然起了大火,因发现及时,又只是一间偏院着火,并没有影响到正殿造成大的损失,之后,城中东市最大的水井浮现出死鱼,又有传闻,曾见楚宫上空,盘旋着一对巨大的乌龙,久久不肯离去。

    众所周知,那乌龙被楚人称为凶兆。

    相传古楚国有一年发大水,连续三个月降雨不见天日,全国成了水乡泽国,老百姓苦不堪言,楚国国君设坛祭日,祈求太阳早日出来,没想到邪恶的乌龙继续降雨,国君诏令天下勇士讨伐邪恶的乌龙,都被乌龙打败并吃掉。楚一谋士说楚国东边有座凤凰山,山上有只叫火凤凰的神鸟。国君听了谋士的话请来火凤凰为人间除魔,火凤凰义不容辞和乌龙大战四十九天没分胜负,火凤凰只得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心和乌龙拼搏,最后火凤凰和乌龙同时化为灰烬,天地重现光明。

    因此楚人崇拜凤凰,视之图腾,会给他们带来安宁,而乌龙则相反。

    一时间,城内人人在谈息夫人入楚是必会给楚国带来灾难,并且人心惶惶。

    斗丹受熊赀之命,抓了不少造谣生事者,然而传言更加强烈。

    熊赀大怒,彭仲爽却嘿嘿笑道,既然天有异像,大王为何不向上天问个明白。

    熊赀接受彭仲爽之策,亲自设坛祭祀,请问上天,让巫占卜,结果自然是吉兆,熊赀令人将卜言贴于城墙之上,又将好事者充配为奴,由此,流言不攻自破。

    国人又恢复以前的热闹,开始庆贺国君大婚。

    此事传到桃夭耳里,桃夭一笑置之,她倒希望那传言是真的。

    时间越来越近,她终是避免不了,熊赀没有再来行宫,因他要斋戒准备五日后的大婚。

    之前,桃夭还紧张不己,但随着日子临近,她反而从容了许多,有些事躲不过,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她站在桃树下,抑头望着天空,春天己至,天空尉蓝尉蓝,一群大雁飞过。

    王后。

    鬻拳站在她的身后,他己经改了称呼,礼官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桃夭才转过身来,鬻拳垂下双眸,不敢直视她。

    鬻将军,明日我进了楚宫,你也不用困在这里了。

    鬻拳赶紧道,能保护王后是臣的荣幸。

    桃夭朝他笑笑,其实,我很羡慕你,你有自己的天地,而我只有在那宫墙之内。

    鬻拳讶然,想要劝说什么,却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待他抬起头来时,桃夭己转身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鬻拳有些心酸,他知道她不开心,成为楚国王后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然而她却不一样。

    他或多或少了解她的过去,曾是陈国令人羡慕的公主,自庄公薨后,她的命运便不由她做主了。

    外间传闻她红颜祸水,其实并非如此,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女子。

    鬻拳叹息一声,他不能责备大王,只希望大王能真心待她,让她脸上出现真正的笑容。

    三月初三这天,是个好天气。

    黄昏,天边出现一大片晚霞,有人说,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火凤凰,更为这场婚礼,添了不少喜气。

    桃夭再次披上嫁妆,没有喜悦,只觉得讽刺,她甚至都不看铜镜一眼,她知道这套礼服甚是昂贵,比之前嫁入息国时,不知要珍贵多少,一旁的宫人寺人们,都赞不绝口。

    那些祝福的话,她也听得太多,多得麻木了。

    她愣愣的出了会神,直到玉瓒在她耳边小声提醒,她才醒悟过后,但见玉瓒苦着一张脸,她反而笑了笑,给她安慰,最后由玉瓒搀扶着走出了行宫。

    十里红妆,一国为聘。

    国人都在传着这一句话,不过听到桃夭耳里,甚觉刺耳,一国为聘,指的是息地成了她的封邑,可那明明是她的夫国呀。

    登上婚车,大街上国人争先追逐,不过,他们被屏退于道路两侧,英武的禁军,铁甲长戟,便是如此,也丝豪阻挡不了国人的热情。

    桃夭不知道,楚人是否真心欢迎她,她也不在意,再嫁的心情,不如初入息国之时。

    那时,息人也跟着婚车一路前行,乐声相伴,歌声悠扬,那时的她心里是忐忑,却也感动,而此刻,除了耻辱,她还余下什么?

    一女二嫁,呵呵有多少人会为她祝福?

    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的竹鸟。

    那时,她也是握着它走进了息国的宗庙,如今,它再次带给她勇气,她深吸一口气,如今玉佩不在,在她身边有作念想的便只有它了,她小心翼翼的将竹鸟收入香包里。

    这时,外面响起了乐声,伴随着歌声。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这诗歌,是说贵女出嫁盛大而热闹的场景,连迎亲的队伍就有百辆车驾,宫人寺人更是无数,一眼望去,看不到尾。

    她不知外面情景如何,听着乐声,歌声便知人很多,她无意打开车窗,将自己置身于这热闹之外,仿佛与她没有任何一丝关系。

    直到车队进入了王道,四周安静了不少,最后马车停了下来,玉瓒前来挑起车帘,扶着她下了车,她才知道到了楚国的宗庙。

    而在她不远处,宗庙大门外,有一大群人,是楚国臣工贵族。

    站在中央的正是盛装的熊赀。

    楚国尚赤,他一身赤色衮袍,戴十二根冕旒,着赤舄,负手昴然而立。

    她有一丝恍惚,又觉得诧异,他竟然亲自相迎。

    想当年在息国,她是怀着怎样的不安,缓缓走向息侯,而如今,却是他向她走来。

    是的,他正朝她走来。

    顺着长长的红毯,步子稳健,从容,他的嘴角挂着笑,衣衫微扬,环佩当当,身姿卓卓不凡。

    这样的男子,有权有颜有才,令无数女子为之倾倒。

    只要他愿意,他能将你宠上天,然而无情起来,是否也会将你打入地狱?

    这样的男子看似温和,却是十分危险的,桃夭暗自想着,他的阴谋便在不知不觉之中。

    他曾经想娶她,是瓦解陈,蔡,息结盟。

    他现在娶她,是为了稳定息地,也是因为他求而不得之心,她明白,诸国国君抢夺他女比比皆是,他是楚王,也不能落俗。

    为何是她?难道就因为她曾在楚宫生活过?他们曾是旧识?

    如果这样,她希望她从来没来过这里。

    在她踏入楚地的那一刻,她也希望自己能有记忆,可是,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陌生,如果不是叔伯亲口承认,她是如何都不会相信,自己曾在这里生活过六年。

    咦?玉瓒的声音在耳边小声说来,那大门上的图腾甚是眼熟,好似在那里见过。

    玉瓒的话让她从那里乱七八杂的想法中回到现实,待她定了定神,见熊赀己近在眼前。

    他温和的将她看住,王后。他朝她伸出手。

    他不止一次朝她做过这个动作,她都拒绝了,而这个时侯,不是任性之时,她虽不愿意,还是将手放在他手上,随即被他紧紧握住。

    他似乎也有些紧张,她见他暗自松了口气。

    他也会紧张?桃夭嘴角一扯,露出笑容。

    笙簧奏响,雅韵悠扬,他牵着她的手,走向宗庙,带她祭拜楚国先祖。

    之后也只有她有这个资格,站在楚王身边,站在众臣之上。

    只有她有资格接受众人礼拜,不管她以前是谁,陈国公主也好,息国夫人也罢,如今,她是这个国家的王后,与国君享受同等尊荣。

    那高高的祭坛,数十阶台阶,他紧紧握住她的手,偶尔朝她瞟来一眼,她却目不斜视。

    她知道有许多人在看她,她不再忐忑,不再不安。

    或许她己经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熟悉了便也不惧了。

    两侧是百官,是贵人,是嫔妃,神色各异,都将二人看住,或是将桃夭一人看住,宗庙不能交谈,他们各自心里绯腹,特别是那些嫔妃们,脸色最难看的莫属邓姬。

    随姬心里酸酸的,但还是有着得体的笑容,聃氏愣愣的,神丝有些远游了,此时,她想到的是十年前,她随太子妃入楚的情景。

    武后见桃夭如此出众的容颜,先是愣了愣,未想她都这么大了,一时有些恍神,接着是焦虑,从而更加不悦,在她脑子里又出现了那四个字红颜祸水。她闭了闭眼,眉头深深皱起。

    在武后身旁是如姬,她则好奇的看着桃夭,眨眨眼,再眨眨眼,与幼时不同了,不过,当真是一代佳人。

    彭仲爽等人带着微笑,公子元神色莫测,丹姬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桃夭。

    公子从还在禁足,没能参加。

    斗伯比身体不好,也未能参加。

    桃夭随熊赀登上祭坛,祭案上摆着大牢及各种祭器,礼官己经侯在一侧,礼官朝二人施了一礼后,便展开一封帛书,开始念着礼词,无非是赞美王后贤良,堪为一国之后云云。

    乐声停止,宗庙内没有一丝声音,庄严肃穆,只有礼官声音高亢哄亮,回荡在广场上,桃夭垂着眸,静静的听着,思绪又在远游,然而正在这时,突听咯吱一声,原本立于祭坛的一面大旗,突然旗杆折断,大旗飘然而落。

    众人都是一惊。

    礼官的声音嘎然而止,惊鄂的看着落于祭台上的大旗,这,这?一时没了反应。

    斗丹众护卫立即警惕起来。

    广场上一片诡异的气氛。

    熊赀也是一怔,还未做任何评说,坛下的熊章似有所想,突然上前说来,无风无雨,大王大婚,正当告之先祖之际,旗子断落,这是何理,难道是,先祖有所指示?

    正是,正是。见族长如此说,一些臣工跟着咐合,并非他们听从熊章之言,而是这种情况的确蹊跷,这些臣工本就有反对大王娶息夫人之事,而楚国尚巫,又因前不久,城内流行的传言,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次上天的示警。

    本来他们心中就有些不安,经有人一提,便会向那方面想去,于是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一片翁翁作响。

    公子元四周看了看,莫不作声,丹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有所怀疑。

    邓姬用丝帕拭了拭嘴角,有些得意的笑了,随姬却是惊讶,众姬个个面面相觑。

    任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么个突然情况,在如此重大的仪式面前。

    旗帜折断视为不祥,如果是大军出征,便会停止,甚至返回。

    武后听到众臣议论立即上前,对着熊赀说道,大王,祭旗断是凶兆,还请大王暂缓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