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怡梦

大清怡梦 > 第九十二章 放逐(二)

第九十二章 放逐(二)

    胤祥说,因为他之前给康熙上了二道折子,一道是鼓励发展商业,一道是火耗归公,两道折子,康熙没一道同意的,骂他年轻狂妄,要他到民间历练历练,正巧遇到桐县的几届县太爷都是窝囊废,康熙一个生气,就派胤祥去了。还跟胤祥约法三章,说如果胤祥五年内在小小的一个县筹足银两一百万两,就会考虑他的奏折,不过前提条件是不许贪污受贿,不许收起任何税收,那里的百姓因为生活艰苦,已经免除三年的所有税收了。另外,胤祥还不能在民间暴露皇子的身份,只是以一个进士的身份为官,姓艾,名详。

    带着四个孩子,四个下人:奶娘张婶,淳福和另外两个太监永禄还有和顺一起赶往桐县,蔷福晋因为和管家的儿子看上了眼,所以就把她留在了京城,让她继续做她的生意。

    十三阿哥府被康熙下令继续圈禁起来,虽没侍卫把守,却不许人进去,也不许人出来。当然,府上也没有几个人,蔷福晋带着绝大多数下人出府做生意了,就留了几个老的看家护院的人留在府中。

    只是一个县,相当于农村,并非什么大城市,所以住的地方虽然大,可屋子很破旧,屋里也并没什么东西,有的还是土屋,除了几家地主家还是富裕除外。

    一般县太爷平时就三件事,一来判案,二来收税,三来劝农,可胤祥这个县太爷,一来农不需要他劝,现在是冬季,没什么农活儿,就算有,百姓勤快着呢,他也只需象征性做做就是了。二来税收全部取消了,也就不需要收了,剩下最经常的事情就是判案了,可是这个县也没多大,就一万多些人,案子也没多少,好几天才有一桩,也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一会儿就判完了,没事儿做,他一门心思就在怎么五年筹集一百万两银子上。

    我在家收拾府衙屋子,胤祥带人出去一家一家拜访百姓,回来告诉我说,整个县,虽然农田种得满满的,可百姓家里实在没几个钱,有的连开药都没有,整个县里就一家药铺和一家茶楼,其他商业活动全都没有,比起大城市的繁华来,这里实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在最短时间内增加百姓收入,减轻百姓疾苦,促进生产,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让没钱看病买药的百姓到县衙来,我亲自给他们把脉看病,并给他们买好药材,只需要他们回家熬药便是,不过期限是二个月,免得有人钻空子,想不劳而获;第二,胤祥贴出告示,让所有读书之人齐聚府衙,通过比赛挑选出十位才俊,开设两处免费学堂,让百姓家的孩子可以念书,同时增加一部分读书人的收入,被选中的师傅,每人每个月都有三两银子。第三,每年三月,七月和十二月,凡事百姓家多余的有价值的农副产品,县衙一律以市场价收购,然后帮百姓销往其他地方。这样,百姓就不怕生产出来买不了了,这样就可以大大鼓励百姓生产,然后增加百姓收入,让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

    可是上面的几项措施只能解决百姓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还是筹银子,也别指望从百姓那里筹了,百姓的东西就算卖给府衙,府衙也是以市场价卖出去,无论经济头脑再好,也赚不了几个钱。所以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本想继续生产薯片卖的,可是一说薯片,几乎人人都会联想到绮春园薯片,联想到十三阿哥,所以为了不暴露身份,还是算了。

    生产别的东西吗?

    我想着一些生活必需品,洗衣粉?不知道配方;塑料袋,不知道怎么来的;纸巾,这个可以试试,让他们研究研究,可惜桐县没有造纸的,方圆几百里也没听说有,就连杭州听说也没有,那还是算了,懒得去更远的地方打听了。我最迫切需要的是电灯电器什么的,可惜,没办事把那些自然资源转化为电能,所以还是算了,说给别人听,别人也听不懂。蒸汽机,我想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可惜,我对机械一窍不通,还是算了。车子什么的,我也迫切需要,可是更别想了,就连自行车,我好不容易找人做出一个样子来,可是那个链条什么的,是怎么来的,我就不知道了,自行车行驶不了,没办法。牙膏牙刷,这个我会,可惜十几年前就已经泄露了,再生产,大家一定联想到怡万家,太轰动了,不好。

    那生产什么呢?我想到了有一样女子必须的生活用品,之前我研究了好久才研究好的,只是没有粘力和塑料薄膜,不太好用而已,跟胤祥说,被他瞪了回来,不同意。

    我无奈了,那本来就一件非常伟大的发明,怎么他就不同意呢,这古代人也太不开放了,虽说胤祥有时候挺英明的,可有时候还是挺死板的,没办法。

    这个不会,那个不行,那个又不许的,干脆简单一些,饼干,卖曲奇饼干,既可以储存,又可以当干粮填报肚子,又可以当零食的,虽然曾经我在京城让让做了少量的卖,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我的身份,况且这里的人又怎么知道京城那么久远的事儿呢,貌似饼干现在在京城夜不卖了,饼干装进盒子里卖也方便。

    决定了,就卖饼干。

    可这个桐县太穷了,想在桐县卖出去赚大钱实在不太可能,周边的几个县也富裕不到哪儿去,所以只能去大城市杭州卖。

    想到杭州,我自然想到了以前的怡万家,不知道以前怡万家的那些熟人管事们还在不在?

    我带了淳福,还有一个会武功的衙差去了杭州,找了两天,才终于其中一个管事,正好他在开一个小小的店铺,生意也不大,我一和他说,他便欣然答应了,并帮我找到了另外的两个管事,还有以前的几个伙计,已经我的贴身的两个护卫俊颜和离凡。

    我们在杭州买了三间铺子,让三个管事带着几个伙计先在杭州布置宣传什么的,我带着其他人回了桐县,和胤祥商量了一下,然后花了三白两银子买了一栋很大的旧宅,整修装潢,试着生产了1200盒饼干,运到杭州的三家分店,又是猜谜又是歌舞,又是对诗对成语地搞了一整天的活动,最后全部免费奖励出去了,反应很不错。

    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才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开始时在桐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中聘请了200人,专门生产一种口味的,每盒卖五十文银子。

    三个月之后,因为普通百姓只能望而不及,消费群体有限,只好改为生产四种不同价位的,有五文一盒,二十文一盒,五十文一盒,和两百文一盒。

    五文的是最普通的饼干,就一种口味。

    二十文一盒的是苏打饼干。

    五十文一盒的是蛋卷和威化饼干。

    而两百文一盒的则是最美味的曲奇饼干。

    毕竟三个管事曾经在怡万家呆过,所以销量是不用愁的,生产多少卖多少,不过半年,又开了五家分店,八家分店,生产伙计扩大到400人。

    分店开太多又不合算了,买店铺就是一个麻烦事儿,干脆第二年,不再开店铺,三个管事直接负责拓展游说那些卖其他东西的店铺,让他们也顺便卖饼干,一举两得,给他们一定的折扣,这样他们顺便赚钱,我们也不用开店这么麻烦了,只需要在每隔一段距离选取一家店铺作为代售点,然后将“桐县曲奇饼干”配送到这个店铺去就行了,这样,主要力量就集中在了生产,宣传和配送上,而且销售的面也广了许多,生产的员工由原来的400扩大到了900人,送货的也有200人。

    第三年,生产的扩大到1500人,送货的就有400人,桐县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被雇佣了,农业不再是主要的产业。由于每个员工每个月的收入至少都是二十两银子,所以大家挤破头皮地往“桐县曲奇饼干”钻,可惜钻不进来了。

    这一年,桐县曲奇饼干已经从原本的杭州府扩大到了周边的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和台州府了。

    也是这一年,除夕前的一个月,康熙把十四阿哥派来了,说是给我们送春节贺礼的,顺便祝贺弘晈和米涵出生。

    他临走前,胤祥把这里有名的雪水云绿和天尊贡芽让十四带回去交给康熙,说这两种茶曾经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都是贡茶,可惜明朝末年因为战乱,加上茶叶产得很少,官府剥削等因为,几乎很少有人种植这种茶叶了,只有少数一些野生的。

    十四走了,胤祥叹口气,说嫡位已定,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康熙已经在为十四阿哥铺路了,让十四阿哥对其他皇子开始施恩了。

    我摇摇头,不以为然,胤祥只当我不懂,没和我说了。

    临走前,胤祥告诉十四,康熙要他筹集的一百两万银子,三年的时间,已经凑足了,要十四代问康熙,是否可以考虑他的奏折了。

    一个月后,一个悄悄太监送来了康熙的旨意:儿子才能,父亲欣慰,盼儿再创佳绩,阿玛拭目以待。

    无奈!

    两年之后,康熙却派了四阿哥前来,什么都没带,只是收走了二百万两的银票,顺便传了圣旨,要胤祥离开桐县,继续以艾祥之名,担任两淮巡盐御史。

    盐乃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虽然官职不大,却担负着查察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盐商能否赚到钱全都得仰仗巡盐御史。

    胤祥问四阿哥,他之前上的两道折子怎么办,四阿哥只是说康熙还在考虑中。

    胤祥有些无奈,我更无奈,虽然听说巡盐御史是一个既有实权也握有财富的要职,不过我们对于桐县已经注入了太多的心血和感情,这一走,我们的饼干厂怎么办,不是又要让他倒了?一看这个新来的县太爷就不是什么经商的料子,满口的农为重。

    这个该死的康熙,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整我们,不准胤祥的折子就算了,何必把我们调离呢,每次都破坏我的商业发展。

    前往扬州。

    对于盐务我实在不懂,也帮不了胤祥什么,加上我们现在并不缺银子,虽然让那个冷面王带走了200万两银子,不过我还是为自己留了15万两银子,也不愁吃喝了,而且,去年我刚刚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取名弘[日兄]和弘昑,现在身边八个孩子,我头都大了,哪还有心思理会别的事儿,整天照顾这些孩子忙都忙不过来,连生意都不耐烦做了。

    胤祥整天忙着各种盐务官场的,早出晚归的,常常大半夜才回来吃晚饭,就不见他清闲的时候。

    等他终于把两淮的盐务弄明白了,摘了几个盐官的顶戴花翎,送到京城处置,顺便写了一个折子递给康熙,陈述了改革措施,折子都来不及回,他的任期就到了,巡盐御史的任期历来都是一年。

    康熙派他去两广继续当巡盐御史。

    当了两年的巡盐御史,终于,康熙五十八年年底,康熙下圣旨把我们调回了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