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鉴宝师

顶级鉴宝师 > 第219章.国药小罐和采玉勋章

第219章.国药小罐和采玉勋章

    第219章.国药小罐和采玉勋章

    “好,我也不为难你,今日我身上带了几样东西,只要你认得出,就算过关。”

    眼看任平接下考题,为免他反悔,齐无类立即道。

    说着走向附近一辆摩根跑车,从副驾驶位取了个袋子,然后折返。

    苏睿见他不知从哪里取来的东西就要出题,本能地想要维护任平,转念一想,这次本来就是要给他点苦头吃的,不然以为这亲事是那么好定的?

    便笑嘻嘻地站在一旁围观。

    那纸袋里共有三样东西,都是另有包装隔着的,两个木盒,一个丝绸束口袋。

    齐无类先将那束口袋解开,反手一握,取出个鹅卵石大小的小瓶出来,紧跟着立在掌心在众人面前巡视了一圈。

    众年轻子弟见那小瓶乃是瓷作,小口,鼓腹,下部青花色双圈环纹,看似十分寻常,不由一愣。

    心想这种小瓷瓶市面上哪儿都有,说是鼻烟壶、胭脂瓶,乃至墨水瓶都可,唯一有点特殊的就是两侧鼓腹面写有两面字。

    一面“叶种德”三个字,像是人名;

    另一面十二个字,多为繁体,一时辨认不出。

    但那又如何了?

    想来是主人独有的自铭,写上去作标记的,这种事在古代不要太多,看不出有什么稀奇之处,为什么要拿这件东西出题?

    众人想不通,都望向齐无类,有的便询问东西从哪里来的。

    齐无类笑笑:“这三样东西都是我最近从拍卖会上得来的,价格不高,不过算是饶有易趣,图个新鲜。”

    “拍卖会?

    你去拍卖会干什么?

    去的哪家?”

    “一家小行,名字不值一提。”

    “那就更不该去了,不怕人家认出你,说你来砸场子吗?”

    众人第一反应都是有些奇怪。

    一旁的苏睿听不下去了,瞪众人一眼:“你们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小行不该去,忘了九大家立下的规矩了吗?”

    话音一落,众人先是一怔,紧接着想到什么,个个面红耳赤。

    原来,九大家为了培养后辈,许多年前就立下规矩,要求所有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子弟每年至少去一次别家拍卖会,拍三样东西回来。

    东西不论贵贱,只要有独到之处即可,为的就是养成年轻子弟们孜孜不倦、求知好问的习惯。

    不过这规矩并没有严格执行,以至于现在许多人都忘了,被苏睿一提,才猛然想起。

    齐无类是多年来一直执行这规矩的,不过这时也没心思理会众人,将那小瓷瓶往前一送,递向任平。

    任平随手接过,在众人凝视的目光下先是照常翻看四周一遍,连封口处的木塞都没放过,看来也没什么发现。

    不过神情倒是轻松自如得很,过了片刻,微微一笑:

    “这是件国药小罐,出自杭城叶种德堂,大概是清嘉庆年间的东西,论价格嘛,像刚才齐师兄说的,也不值什么,五六万就可以拿到了。”

    众人一听都似有所悟,他们之前只想到这种瓷瓶是鼻烟壶、胭脂瓶等,却忘了古时候用来装珍贵药材的国药小罐。

    如今看来,那个叶种德固然是人名,却也是药堂名。

    当下纷纷转头,眼见齐无类微感诧异,便知任平说得不错了。

    “任先生高明,不过从何处看出,能够告知吗?”

    “说来凑巧,这家叶种德堂至今仍在,我小时候去杭城时还曾见过它的店铺,所以一见这三个字就想起来了。”

    众年轻子弟哦了一声,原来是巧合,有的便大摇其头,心想这也太倒霉了。

    只有齐无类不以为然,想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就算有,不仅知道来历,连年代、价格也说得这么准,这不是一句凑巧就能解释的。

    “任先生小时候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楚?

    只怕不止如此吧。”

    顿了顿,他又追问道。

    果然,任平点点头,一指瓷瓶另一面的十二个繁体字:

    “除了叶种德三个字,这十二个字译为‘杭城望仙桥直街金义袋巷口’,是指当时叶种德堂在杭城中的地址,”

    “其中,望仙桥、直街、金义袋巷这几个称谓,只在清嘉庆年间才有,至于价格,同类国药小罐之前在市面上也出现过,我只是拿以往的价格做个参考。”

    “原来如此。”

    齐无类暗暗佩服,同时心中不免有些不服气,这些自己也都知道,只不过被这么一问一答,倒像是技不如人似的。

    “还有……”

    “还有?”

    众人微微一愣。

    只见任平将瓶口处的木塞轻轻一拔,凑到鼻下闻了闻,笑道:“人说花香不如果香,果香不如药香,时隔上百年,这瓶中仍有淡淡的药香气,不信诸位闻闻?”

    众年轻子弟虽然对他抱有敌意,但好奇之下也不由一一接过验证,果然有股极淡的药气。

    想到此人鉴宝不单凭眼力学识,竟连鼻子都用上了,不由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够了,这件算你过关,还有第二件,”

    齐无类见状微微皱眉,将那国药小罐收回后,又顺手将两只木盒中的其中一只拿在手中。

    刚一打开盒盖,一道刺眼的光辉迎着日光反射回来,众人微感刺目,眯了眯眼后才又看过去,紧接着不由齐声低呼:

    “采玉勋章!”

    不同于上一件,这件木盒里的东西却是人人都认识的,清晨的阳光照射下,只见是件铜币大小的金色勋章。

    与常见勋章不同的是,这件不是简单的圆形或方形,而是五角大芒星形,采用多层结构,形制复杂。

    颜色虽然是金色,但其实是银制,除此以外,还加了白、蓝、红等经典的珐琅色,最中央则是镶嵌了一块圆形玛瑙。

    这种复杂的设计,放在外行人眼里可能难以分辨,但这些九大家子弟不同,他们即便再不务正业,也知道这叫彩玉勋章,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勋章之一。

    认识这种勋章,就好比认识古泉中的光绪铜元一样,是基本常识。

    他们没想到的是,齐无类居然能从别家小拍卖行中得到这种东西!

    “无类,这东西真的是你从别人家拍到的?

    到底是哪家小行,花了多少钱?”

    “听说这种采玉勋章分大勋章和小勋章,小勋章里又分一至九等,每等价格都不一样,你这件是几等?”

    “采玉勋章不是通常都有专用的勋章盒吗?

    这件怎么没有,你这个木盒明显不是啊,难道不是完整的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