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英年录

公瑾英年录 > 谋策君子之战

谋策君子之战

    刘备笑着说:“那我们今天可是有耳福了。”

    说罢,携着赵云跟着鲁肃大步朝着长安舰走去。

    三个人上得长安,来到二层飞庐。

    室內很宽阔,巨大的梁柱上挂满厚厚的牛毛毡帐,挡住了冰凉的夜风。

    十数盏立式青铜鹤顶灯把厅堂中间照得明亮。

    正中的一个巨大的椿木案几上铺着绘制在拼接在大张牛皮上的舆图。

    案几周围围着十多个将领和幕僚。一色的黑光铠甲,一色的白麻布厚披风。有的人戴着乌铁兜鍪,有的人则头戴纶巾。

    后面一圈人是各位将领的侍从和仆役。忙着煮茶,温酒。

    鲁肃冲着门口的侍卫摆摆手,“不要打搅大都督。”

    没人通报,正在激烈争论的诸将谁也没注意到有人进来。

    三个人捡了个角落坐下,凑在火盆旁,倒也暖和。

    刘备望向舆图旁的那群人,心中暗想,这些基本上就是东吴的全部家当了,精锐倾巢而出。不知他们能否打败曹贼。如果侥幸打败曹操, 我该怎么对付这帮人?

    注意到與图旁的数把椅子上坐着几个将领,后面的大多站立,刘备想,坐着的应该是东吴的高级将领,虽然他并不认识他们,见里面有三个年纪五十岁上下的老将,深色肃穆,面容庄严,颇有大将之风。 后面站着的大多是面庞稚嫩的青年将军。他向坐着的几个人里挨个张望了一阵,没有看到周瑜那张英挺俊朗的面庞。

    悄声问身旁的鲁肃:“这。。这群人。。里面好像没有大都督?”

    鲁肃伸着脖子从仆人们的肩膀上看过去,扫视了一遍,也没看见周瑜。

    就点了点头说:“可能在上面弹琴,我们先坐一坐,听听他们说什么。”

    刘备打量着这间叫做飞庐的厅堂,忽然瞥见一侧的柱子上挂着一柄桐木琴。

    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琴弦用蚕丝加白芨胶制作。

    刘备虽然不大懂音律,但见过的好琴也不少。

    他见那柄桐木琴还在微微晃动,猜想一定是有人刚刚用过。

    此刻一个洪亮的声音说:“你们说来说去,都是纸上谈兵。我们人这么少,不可能去奇袭曹营,一个不慎,被他们包抄了后路,主公在柴桑就危险了。”

    刘备见是一个白须老将,看年纪在五十开外。他身旁也是一个老将,花白胡子,面色更加肃穆。

    只见他摇摇头道:“不妥,不妥,甘将军的主意也太过冒险了。”

    那个被叫做甘将军的人是个精瘦的汉子,虽然瘦,却看得出满身的肌肉结实。他斜叼着一根芦苇草,皱着眉,凝视着與图。不发一言。

    刘备猜想,他一定是周瑜爱将甘宁甘兴霸。

    听了半天,刘备才明白,原来甘宁是想带一队人马突袭曹军中军大营,杀死或者活捉曹操。

    “诸位,我觉得兴霸说的不无道理。以前我们不知道曹擦老贼藏在哪里。现在他修筑了双层隔离水道,那就一定是他的中军所在。既然知道他中军所在,夜间派些赤马快船突袭曹贼,他若死了或者受伤,曹兵必撤。这就是所谓擒贼先擒王。”说话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将领,方脸,古铜色的皮肤,很是壮实。

    “诸位,普以为,目前我们只能坚守。只要我们守住赤壁守住幕阜山,敌军无论从水路还是陆路都无法袭击柴桑。曹营已经有了瘟疫,等他们疾困交加,自然撤兵。”

    众人立刻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说甘宁的计划大胆,虽然冒险但能奇袭制胜。另一部分人说程公的计划更加稳妥。

    这时,那个白须老将大声道:“诸位,听我黄盖一言,还是火攻最为靠谱。”

    刘备被这声如洪钟的话语吸引,他站起来,朝着那老将看去。

    众将立刻一片哗然:“两条防火水道防护,火攻效用大减,我们一击不中,会被包抄,有全军覆没之忧。”程普叫道。

    飞庐内立刻充满了议论之声。

    突然,在角落里站着的一个人举起了右手,只这一个动作,飞庐里立刻安静了下来。众人都看向那个举手之人。

    刘备也注视着他。这是一个身材颀长的青年将领,并没有坐在與图旁。

    他一身半旧的黑光铠,头上乌金兜鍪,围着铁盆领,看来刚从前线归来的样子。

    灯影里看不清面孔。 所以刘备没觉得他有过人之处。

    此刻看他缓缓抬起头,环顾扫视众将,立刻这间宽阔的飞庐里似乎被温暖的太阳覆盖,那双夺人耳目的明眸如星辰大海,包纳百川。

    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高挺的鼻梁在脸上投出一道笔直的阴影。上唇修剪整齐的胡须下,紧闭着双唇。他没有说话,却气场强大到人人肃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