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汉侯 > 88.第八十八章

88.第八十八章

    身为部都尉,  魏悦必须当日返回军营。离开之前,  魏悦将一册竹简交给赵嘉,  并言明日无军务,  他会再来畜场。

    赵嘉站在围栏前,  目送一行人驰远,  转身返回木屋,借火光翻阅竹简,现上面记录有十数个羌人和氐人部落,  均为须卜氏麾下。

    思量魏悦留下竹简的用意,  赵嘉凝视火光,久久地出神。直至木屋的门被打开,  卫青和阿稚分别抱着一只小羊羔走进屋内,  才从沉思中转醒。

    看到孩童拿起兽皮,  小心将羊羔裹起来,意外现两只都是黄羊幼崽,  赵嘉不禁面露诧异。

    “郎君。”

    见赵嘉望过来,卫青和阿稚将羊羔放到地上。

    两只小家伙都是刚落地不久,已经能跑能跳,  十分健康。

    奈何母羊不知所踪,羊群没有收养幼崽的习惯,能一路跟来畜场,没有在中途落下,  已经是生奇迹。羊羔个头太小,  无法进入羊圈,  如果不是被卫青现,失去母羊的保护,独自留在围栏外,不是被野兽捕杀就会被冻死。

    听卫青讲述现羊羔的经过,赵嘉叹息一声,示意他将小羊抱过来。

    “郎君,可以养吗?”卫青和阿稚坐到赵嘉身边,表情中满是期待。

    “可以。”赵嘉颔,手指擦过羊羔的头顶,笑道,“明日去寻孙媪,从新圈中找两头带崽的母羊。”

    “谢郎君!”卫青和阿稚对视一眼,都是满脸兴奋。

    赵嘉笑着拍拍两人的头,不等收回手,听到两个小孩的对话,表情当场凝固。

    “黄羊长得快吗?”

    “应该不慢。”

    “多喂草料。”

    “喂得壮点。”

    “很快就能吃了。”

    卫青和阿稚越说越兴奋,四只大眼睛盯着羊羔,齐刷刷放光。

    赵嘉听到最后,很有种无语问苍天的无奈。

    夜色渐深,地炉中火光跳跃。

    被暖意包围,卫青和阿稚先后打起哈欠,见赵嘉坐在地炉边,两人揉揉眼睛,想要强打起精神,奈何挡不住困意,头开始一点接着一点。

    “去睡吧。”赵嘉拍拍两个小孩,指着放在墙角的兽皮被褥。

    畜场里的野鸭太少,全揪光也制不出一条鸭绒被。

    好在天气开始转暖,室内点着地炉,不需要再像半月前一样,四五张兽皮压在一起。这么做的确暖和,就是压在身上太重,连翻身都有些困难。

    卫青和阿稚半闭着眼睛,起身走向墙边,神奇地绕过所有障碍。

    阿稚抱过两只羊羔,卫青铺开兽皮,将四角展平,又覆上两层,用手拍了拍。

    “这里。”

    两个小孩将羊羔放进被窝,随后打着哈欠钻进去,不一会就打起了小呼噜。

    赵嘉觉得有趣,起身走到两人跟前,弯腰帮两个小孩掖了掖被角。听到声响,转身看到是阿谷几个,手指竖在唇边,轻轻“嘘”了一声。

    几个小孩除掉鞋袜,轻手轻脚走过来,铺开兽皮,靠在卫青和阿稚身边,打着哈欠睡了过去。

    “郎君也该早点安歇。”

    虎伯手持火把,身后背着强弓,腰间挂有一把短刀,明显是正准备巡夜。

    赵嘉点点头,待虎伯离开后,仔细检查过门窗,确定都留下一条缝隙,才转身走进隔室,合衣倒在榻上。

    裹上兽皮褥,赵嘉迟迟没有睡意,想着接下来的春耕,反而越来越精神。睁眼许久,实在睡不着,干脆起身取来木牍,提笔写下方才想到的要点。

    要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多,赵嘉提笔就停不住。

    不知过了多久,火光燃尽,一丝光亮从窗缝投入,赵嘉转转有些麻的手腕,顺光亮看过去,现天已经大亮,自己竟在几前坐了整夜。

    “郎君,该起身了。”

    门外传来公孙敖的声音,赵嘉应了一声,站起身时有些太急,眼前突然一阵黑。单手撑在几上,数息后晕眩消散,用力捏捏额角,总算是精神起来。

    熬夜果然不成。

    今后需得多注意。

    卫青和阿稚几个早已经起身,兽皮被褥都整齐叠好,放在靠墙的架子上。大概是不想吵醒赵嘉,孩童们刻意放轻动作,从起身到离开木屋,仅隔一室的赵嘉竟没能现。

    “郎君,熊伯说水泥已经凝固,他和季叔用短刀和木棍试过,牢固得很。”公孙敖一边说,一边将盛满热水的陶盆放到架上。

    赵嘉抓紧时间洗漱,来不及吃早膳,就和公孙敖一起离开木屋,去验收水泥的成果。

    砖墙前围了一圈人,钝响一声接着一声,想必是在试验墙壁的硬度。

    见赵嘉走过来,人群自动让出一条通道。

    “郎君,此物一夜即能凝实,很是牢固。”

    赵嘉走到近前,接过赵破奴递上的木棍,用力砸在墙上。一下、两下、三下,木棍出现裂痕,墙壁纹丝不动。之所以如此坚硬,除了水泥的黏合作用,制砖的匠人同样功不可没。

    “郎君,仆等都试过。”熊伯递出一把卷刃短刀。

    赵嘉仔细看过短刀,又查看过砖墙上留下的几条痕迹,正想开口,一阵马蹄声突然传来。抬头望去,除了魏三公子,魏太守和王主簿竟也在队伍之中。

    “见过使君。”赵嘉上前见礼。

    魏尚心情很好,翻身下马,将马鞭和缰绳丢给护卫,一把将赵嘉扶起身,口中道:“闻听阿多制出水泥,可起要塞城墙?”

    魏悦本想迟些将事情报于魏尚,至少要等他亲自验证砖墙的牢固程度。不想魏尚和王主簿突至军营,双方正好迎面遇上。

    事情凑巧,魏悦自然不能隐瞒。

    魏尚听后,当下改变行程,和魏悦一起来了赵氏畜场。

    “确是。”赵嘉将魏尚引到砖墙前,将昨日对魏悦说过的话复述一遍,呈上手腕粗的木棍,请魏太守亲自试验。

    用手试过墙面,魏尚抡起膀子,木棍砸在墙面,溅起清晰的火花,青砖当场被砸出凹坑。

    赵嘉双眼瞪圆,对魏太守的武力值敬佩不已。

    魏尚丢开木棍,示意王主簿来试一试。

    后者也没客气,抄起更粗的木棍,连续数下击打在墙上,终于有半块砖被砸碎,可相对于整面砖墙,损失仍是微乎其微。

    “好!”

    查看过缺口,知晓用水泥能立即添补,魏尚喜色更甚。

    边郡新划入大片草场,6续有羌部来降,胡市规模日渐扩大,筑造要塞和军营势在必行。迫于外部环境,工程的度必须加快。

    雪融期将近,没有风雪阻挡,难保匈奴会何时南下。郡内尚有屏障,郡外胡市无遮无挡,撞开外围的栅栏,眼前就是一马平川,骑兵可以肆意冲杀,来去自如。

    夯土建筑实在太慢,水泥的出现解决了大问题。集合足够的匠人,在郡内调运原料,很快就能筑起数个要塞。

    听赵嘉说明水泥和青砖的造价,别说魏太守,连王主簿都想大笑三声。

    天助,真乃天助!

    这样的砖墙足够牢固,建造度又快,比起夯土造城,优势实在太大。就算被破坏,集合匠人城旦,数日就能重建。

    牢固有了,最重要的就是度。

    “使君,此物还能用来铺路。”

    赵嘉又道出水泥的几个用途,魏尚笑着点头,亲自看过制造水泥的原料,了解过详细制法,当即写成手令,交护卫送往郡城。

    等待城内来人期间,魏尚和王主簿又在畜场走过一圈,赵嘉被魏尚带在身边,打起精神回答对方的问题。

    期间,魏太守提起刘荣来畜场一事,赵嘉没有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说明。魏尚的反应和魏悦如出一辙,拍着赵嘉的肩膀,笑道:“阿多做得好。”

    一行人来到旧圈,看到被绳子捆住的野猪,赵嘉咧咧嘴,魏悦脚步一顿,神情略显紧绷。

    魏尚看看赵嘉,又看看魏悦,好奇之心溢于言表。

    “使君,嘉有意养野彘。”

    “此物腌臜难养,且味不好。”魏尚皱眉。

    “食料可调,至于肉味,一刀就可解决。”赵嘉转身叫来赵破奴,低声吩咐几句。

    赵破奴快跑去仓库,提来一只藤筐,里面装着猎户送来的茎块,都是在抓捕野猪的林子里现。

    “这是蹲鸱?”魏太守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袋中之物。

    “正是。”赵嘉指着藤筐,说道,“嘉命人到林中找过,此物不多,但长得繁茂,最为野彘所喜,人亦可食。嘉有意移至田中,尝试栽种。”

    “善!”魏尚拊掌笑道,“此物多长于南地郡县,不想云中亦有。如能栽种,可补民饥,实乃大善。”

    对魏尚来说,不管这些大芋是从何而来,只要能让百姓饱腹就是好物。能种植固然好,栽种不了也没关系,长在山野之间,边民自会去挖掘。

    想到这是能活人命的粮食,对于争粮的野猪,魏太守愈不待见,甚至生出广告示,号召边民捕杀野猪的念头。

    魏太守这么想,事实上也这么干了。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云中郡内的野猪近乎被斩尽杀绝,没死的也跑到临郡,再不敢在魏太守的眼皮子底下出现。

    不少猎户知晓赵嘉用谷子换小豚,抓到小野猪就会送来畜场。

    仰赖种植的芋头和大片生长的牧草野果,赵嘉的养猪事业蓬勃展。

    野猪的食性很杂,遇到芋头牧草跟不上,昆虫家鼠一样能吃。

    亲眼见到半大的小野猪逃出猪圈,追着谷仓内的老鼠四处跑,甚至还想和畜场外的旱獭过一场,赵嘉能说什么?只能对刀工了得的匠人招招手,表示这批猪崽个头长得差不多,可以下刀了。

    接到魏尚手令,城内的匠人来得很快,同行的文吏执笔,仔细记录下制造水泥需要的原料,起窖的过程,以及烧制的具体工序。

    对赵嘉来说,想要获取石膏有不小的难度,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魏尚则不然。

    云中郡不够,可以从他郡市换。临近的郡县也没有,直接上疏长安,讲明用途,很快就会有大车抵达云中郡,送来大批石膏。

    除了水泥,烧制青砖的匠人也被仔细询问。如果两人愿意,本可借机进入郡城,成为官寺录名的匠人。出乎预料的是,他们详细讲明青砖制法,半点没有藏私,却并无入城之意。

    在魏尚回城之后,赵嘉实在感到好奇,开口询问,两人才道明实情,原来他们祖上是秦国的隶臣妾,曾为两代秦王造墓,血脉差点因此断绝。

    秦末天下大乱,两人的大父死在战乱中,父亲加入汉军,在汉王麾下打制兵器。虽然国立后归入匠籍,终归是摆脱奴隶身份,又有一门手艺,能够养活一家老小。

    “尔等可能造兵器?”

    两名匠人互相看看,由年长者开口:“不瞒郎君,先父能制弩和强弓,我二人不肖,仅学到些皮毛。”

    说话间,匠人解开时刻不离身的皮口袋,倒出一堆赵嘉分不出用途的木质工具和零件,三两下做出一把巴掌大的手-弩,递到赵嘉面前。

    手-弩-虽小,劲道却不弱,平射出的木箭能飞到五米远,出其不意,绝对是近战的利器。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把连-弩!

    举着手-弩,看着头花白的匠人,赵嘉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就是所谓的高手在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