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果

黄连果 > 第三章|王光勤进黄家放牛

第三章|王光勤进黄家放牛

    还好,很快又找到了新的老板黄建财。

    他母亲带着王光勤随介绍人来到黄家庄黄建财家。一进门他妈亲手把孩子交给黄老板,说:“黄老板,孩子不懂事,请你当自己孩子教养吧。”

    “好说,好说。”老板又问她孩子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我叫王光勤,今年十四岁。”

    老板交待说:“到我家来要勤快些,做的事主要放牛、放羊、割草;田里活听大老板调遣;家里活挑水、推磨、扫地,听老板娘分付。”

    也不知讲了多少,王光勤记也记不清,只连连点头说:“哦,哦,哦....”

    母亲在旁边听了担惊受怕,心疼儿子将要受苦了。为了活命她只能强颜欢笑地说:“儿子,听老板的话好好干活,甭寻思家里事儿。”

    说完含泪而去。王光勤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心情十分沉痛。

    老板黄建财担心这小小放牛郎,能不能制伏这条烈性牛呢?想叫他去试试看,便说:“王光勤随我来看看牛。这牛有脾气,你要当心呀!”

    “哦。”

    果然不出所料,当王光勤去牵牛绳,那牛两眼凸出,头一沉向他唬来。王光勤没有被唬住,只甩起一脚刷在牛脸上,牛头向左一歪,他再甩出一脚,刷在牛左侧脸上。牛挨打痛了,把头抬起来,他又是一拳打在牛头上,牛乖乖地朝后退了几步。这两脚一拳将这烈性牛制伏得服服帖帖,在场人看了哈哈大笑,扬起大母指,说:“好!好!好样的,三招见效!”

    王光勤把牛牵走了。老板虽然心疼牛,但他知道不出这三招是管不住它的。

    老板黄建财近年做了一幢六间两轩一颗印的大瓦房,原来住的三间老屋在院墙的东边。两边间关牛、养猪,中间放些杂物农具。把杂物挤挤整理了一下,给王光勤开了张单,他就简陋地住下了。

    黄老板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黄竹林,乳名叫“咬脐丫”今年十二岁;二丫头今年七岁,名叫梅林。梅、竹姐妹甚好。

    老板娘平日里忙起来也顾不上照料孩子,总是要大的带小的玩。现在来了个放牛郎王光勤,比竹林大两岁。三人一起玩耍,更放心了。

    王光勤忙而偷闲教她们认字、画画、唱歌、诵诗、猜谜语或讲故事,他们两小无猜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黄竹林高兴得一蹦三跳去告诉她妈妈:“妈,你说放牛的不识字,我们的勤哥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还会画画、诵诗、讲故事。他耐心地教我们,我们也认真地学,已学会了很多字。”

    她妈笑着说:“算你走运呗,现在获得识字的机会了。”做母亲的知道女儿求学心切,现在有人教她,甚是高兴。

    只要王光勤放牛一回家,两个丫头跟在他后面,勤哥哥,勤哥哥的叫着;他对两个丫头也如亲妹妹一样的爱护,关怀,亲如一家;老板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待这个放牛娃也好比自己多生了一个,照顾他,少给活他做,有零食吃也少不掉他一份。这样一来王光勤很快安心地生活下来了。

    王光勤在黄家放牛一直把黄竹林的娘喊:“老板娘”,这叫起来既难听又拗口。

    第二年的一天,竹林妈妈问道:“王光勤,我要磨小麦面,你牵得动石磨吗?”

    “牵磨?牵得动。”

    竹林在一旁说:“我也帮忙牵。”

    小梅也说:“我也牵。”

    “你滚开些!别碍事.”姐姐骂妹妹,小梅举着小嘴不吭声了。

    两人牵磨她妈拗,牵到开心时,竹林说:“勤哥哥,你不是会唱‘推磨歌’吗?唱一段听听。”

    “好”王光勤,他一边牵磨-边唱:

    牵磨,拉磨,牵的是什么呀?

    牵磨,拉磨。牵的是荞麦呗。

    荞麦,粑粑,送给哪一位呀?

    荞麦,粑粑,送给老婆婆哟。

    ……

    黄竹林立即打断他的唱词,说:“不,不,你送给我妈妈!”

    “对对对,送给我妈妈。”他慌乱之中说漏了嘴,也喊起了妈妈,竹林拍手欢笑:“哎,也喊妈妈了!”

    她妈妈笑笑没做声.

    又在一个下雪天,王光勤,挑着担水进门,担子在肩上不知放哪里,水桶有点儿漏水,情急之中冲出一句:“妈,水放哪里?”

    这话竹林妈听得一清二楚,便惊喜地问:“你刚才喊我什么?”

    “哟,哟,我太慌张了,说漏了嘴,跟着竹林妹妹喊起来了,别见怪。”

    “喊就喊了吧,我也生得出你。反正在同一口锅里吃饭,是一家人了,叫妈就叫妈吧。”其实老板娘欢喜他叫她妈。

    “哦.”

    从此“老板娘”便成了“妈”,亲如一家。

    王光勤一贯做事勤快,卖力,大师傅也很欢喜他,在田里做活如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