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允身死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允身死

    李傕、郭汜两人倒是没注意这个,只是拔剑斥责王允道:“董太师何罪?你却杀了他!”

    王允冷哼道:“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唯独你们不知么?”

    李傕又问:“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允大骂:“你等助纣为虐,烧杀抢掠,罪行不亚于董贼。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只有死而已!”

    李傕当即大怒,一刀砍去,王允的一只胳膊便被削掉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血喷出来!

    郭汜不信邪,又拔剑刺入他的心脏,居然同样没有血!

    这下俩人惊呆了,这……这是什么怪物!

    再看王允的表情,突然变得异常狰狞:“桀桀桀……嘻嘻嘻哈哈哈……就凭你们,也想杀我?”

    二人不住后退,声音发颤道:“你……究竟是谁?”

    那“王允”却道:“吾名为邪欲,专喜腐化正直之士。”

    李傕壮起胆子,道:“既然你不是王允,那我们就没有仇怨了,还请离开!”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呢,嘻嘻!”

    邪欲诡媚地一笑,随即躺倒。手臂处和心脏处的鲜血这时才喷了出来,流了一地。

    再上前查看,却又没有任何异常了,只是具普通的尸体而已。

    史官有诗赞曰:“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王允死后,王允的家眷自然也跟着遭了秧。其中男性还好,只是一刀杀了了事。女性就遭了秧了,都被军士们轮流侵犯一番后才惨遭杀害。

    除了王允外,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王允的同党也相继被处死。

    士孙瑞由于在董卓刚死时,拒绝承认“诛董计划”有自己一份,所以躲过一劫,没有遭到杀害。不仅如此,在此后的日子里,每当三公之职空缺,群臣们还都极力推荐士孙瑞来担当。

    再说黄琬,他终究还是没有听自己儿子的话,留在了这里,被李傕等人抓住处死了。

    其中在抄黄琬的家时,意外发现这个一向自诩清廉的家伙,居然家财甚巨。一开始李傕他们认为黄家是大世家,家里钱多些没什么。等他们从黄府中找到了一些账册后才发现,这些家财有大半是黄琬贪污来的!

    心中好奇的他们又逼问黄府管家,从他口中得知了事情真相:

    原来这黄琬远比鲍鸿要**得多,他当初刚刚接手鲍鸿的扶风郡时,还能用自己的道德良心,或者说自己的后台力量,抵制住诱惑,不去贪污。后来担任少府时,就实在没办法了。

    因为少府这个职位事关重大,之前鲍鸿在这个职位上贪污时,可是勾结了无数朝中同僚的。如果黄琬不跟着这些利益相关人员一起同流合污的话,就等同于同时得罪大半个朝廷的官员了!那可不是黄琬的后台能顶得住的。于是乎,黄琬就这样堕落了。

    在担任豫州牧时,黄琬已经彻底不再有任何良心上的愧疚,开始心安理得地干起了贪污之事,没少祸害当地百姓。那年三月他刚上任豫州牧,四月份就闹得汝南黄巾复起。

    黄琬率军平叛,却反遭大败,因为军中物资被他暗中挪走了。但是黄琬毕竟后台硬,他讳败为胜,让朝廷相信了他的话,还封他为关内侯。

    但是贼寇毕竟还在肆虐,到了十一月份,终于掩盖不住了,朝廷便派鲍鸿去平叛。本来朝廷派军远征汝南,军队所需物资理应由黄琬这个地方官来提供,结果黄琬又把这份军资给克扣大半,还反诬陷是鲍鸿干的。最终鲍鸿被下狱死,而汝南那边的黄巾也仍在闹腾。

    对此感到焦头烂额的他,决定铤而走险,暗中联络那些黄巾,与他们勾结起来。以援助他们粮食为代价,换取他们不再闹事。

    但是养活一支黄巾军毕竟耗资甚巨,豫州财政每况愈下,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后,黄琬终于坚持不住了。就在这时,董卓进京,征召他入朝为官。如果换了别人,还会去思考一下要不要放弃手中兵权,去跟逆臣董卓共事,但此时的黄琬不会。他为了摆脱豫州这个烂摊子,连想都没想,当即答应下来,去了雒阳。

    后来董卓建议西迁长安,黄琬之所以反对,也是害怕搬迁途中暴露了他的财产。在搬迁途中,虽然黄琬极力隐藏,但终究还是被乱军抢去不少财宝。

    于是黄琬含恨之下,开始与王允勾结,密谋杀害董卓。

    听完了这些,李傕等人不由感叹,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李、郭、张、樊四人占据长安后,几个人一商议,觉得既然现在整个长安都归自己掌控了,那自己又何必去做什么忠臣。直接效仿董卓,把持朝政,岂不快活?

    到时候自己也弄个郿坞什么的,弄一堆美女进去,天天快活。也享受下当年主公的待遇!

    于是几人又找到刘协,胁迫皇帝先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

    见群臣们不敢反对,于是在几个月后,又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张绣为建忠将军宣威侯。杨定由镇南将军升为安西将军。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以前将军赵谦为司徒,以太尉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以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

    至于最大的功臣贾诩,李傕等人先封他为左冯翊,还要给他封侯,被贾诩以“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拒绝了。

    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

    官职都封完后,张济在张绣建议下,没有留在长安,而是以防备关东诸侯为由,领兵屯弘农。

    --

    邪魔腐蚀王允心智的设定,同样只是调剂,不会影响小说的本质。不喜欢玄幻的诸位读者可以将之理解为王允是单纯的精神分裂。而李傕他们看花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