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宴浮华

京宴浮华 > 第二十六章 持诏怪病诊后为疫 江南成灾人心惶惶(1)

第二十六章 持诏怪病诊后为疫 江南成灾人心惶惶(1)

    最近江南连绵暴雨,地湿泥泞加之坑洼,江南又逢布匹原料多处,每年上交朝廷所需数百名车夫、官员压载,粮食物资的车,因路不平而拖拖沓沓,累月方到京都,像时令水果、蔬菜等则会不鲜腐烂,一直挑挑拣拣,大多皆被浪费。故此,钟二爷曾多次上疏,请求皇上铺路重修,使交通方便顺当,待等一月有余后,诏书终于传下,由钟二爷全权负责修缮。

    江南钟家。

    “二少爷,老爷叫您前去他殿内叙话。”下人来报道。

    钟持诏正在同钟宝音在一块,问询只得怀有愧疚,对音姐儿言道:“音妹妹先把我刚刚教的再温故一下,我去去就回。”

    音姐儿点头,后跟着持诏出门的身影又向外探了探头张望。

    “持诏给二叔请安。”钟持诏迈过门槛,看到钟二爷站在室内中央,随即弯腰行礼,言道。

    “持诏,你前去郊外的乡村探访,顺便将修路消息告诉大家,多收集一下大家的看法,对于有其他意见的村民尽量给予解答和安抚。”钟二爷双手背着,慢慢踱步,言道。

    “是,持诏定不负二叔期望。”言罢,在下人收拾完行李之后翻身上马便匆匆走了。

    一路沿乡间小道,两旁有刚收割后的麦子,谷稻等等,在往郊外走去便能看见零星几点的人,有的推着马车,有的收着粮食,有些人则三三两两的闲谈说笑,再往前先到最近的一个村子里,持诏问访了村民后一路往村长家中走去。

    “咚咚咚。”持诏敲了几声门,扬声道:“在下乃是江南巡抚钟大人所派,前来秉公问候乡亲们,还烦请村长大人开门洽谈事宜。”

    里面一人慢慢推开门,是一妇女形象,衣襟包头,粗布麻衫,样貌慈和,笑眯眯地望着持诏言道:“原来是钟大人所派,快请进快请进。”

    “多有打扰,还请见谅。”言罢,持诏把衣摆往后一挥,跨门而进。

    村长见他妻子带人进来,立刻起身抱拳作揖,对持诏恭敬言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我姓钟。”持诏言道。

    “原是巡抚家的公子,来这寒舍到真是蓬荜生辉了。”那村长连忙让他妻子下去用茶招呼。

    “我这次来是有一事相告,还望村长通知村民们。”持诏言道。

    “钟公子但说无妨,我们必全力支持。”村长拿起茶壶,把刚沏好的茶倒至两个茶杯中,后端起其中的一杯,双手奉送到持诏面前,言道:“钟公子请喝茶。”

    持诏接过茶,点点头示谢,言道:“是这样的,近来江南通往京都及各地车马不便,路远且坑洼不平,江南又为重要交通枢纽,为了让大家更加方便,皇上下旨让钟巡抚全权负责此事,我此次是来征集大家的意见,不知对此事有何看法?”

    “皇上隆恩,顾念江南百姓,此乃大德啊,我们怎能不配合?放心,我明日便将此事通报全村上下,大家必会感恩戴德皇上的恩典。”村长闻言,十分激动。

    “如此甚好,毕竟这国家大事也是一心为百姓服务,大家既觉着方便可行,成后又舒坦利于生活,这便不枉皇上的一片苦心了。”持诏抱拳,弯腰行礼,对村长谢道。

    “不敢不敢,我们只是配合,钟大人多年来对江南如此勤恳,一心为民,我们怎能反对呢?”村长用双手扶起持诏,言道。

    “村长大人,村长大人不好了,秀牛家的病情又不大好了。”突然一女声打断了他二人讲话,持诏回头望向门口,只见一女子神情慌张,匆忙跑进后看见村长大人直接言道。

    “什么?”村长拍桌起身,大惊失色。

    “这是出了什么事吗?”持诏问道。

    “此确为急事,我先前去看看,至于详细的经过我稍后再同钟公子细说。”村长言罢,便风风火火的跟着那女子走了。

    持诏欲跟着村长一同前去,却被村长的妻子拉住,只见她言道:“公子去不得啊,去不得啊。”

    “这到底是怎么了?夫人肯同我细说一番否?”持诏问道。

    那夫人似有一些犹豫,后指指凳子,与持诏一同坐下后,才慢慢把此事娓娓道来:“这是几日前吧,秀牛家的媳妇儿出门办了些事,回来之后,本瞧着这人正常,却不想隔日便开始发高烧,还时不时的打寒颤,今日更严重了,意识昏迷,呼吸急促。本叫了村里的大夫去看,但大夫确诊断不出什么,这两日都是由她丈夫亲自照看,前天她丈夫也病倒了,症状情况与他夫人一模一样。”

    “竟有这等事?”持诏言道。

    不一会儿,村长回来了,持诏问起他二人的状况,村长只是摇摇头。

    “这样,我先回城里请大夫,然后再来,说不定他们能有方法来治。”持诏言道。

    “怎敢劳烦钟公子跑这一趟。”村长皱着眉摇头。

    “无妨,都是为了大家,你们先稍等,我去去就来。”言罢,持诏便转身上马飞奔回了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