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明朝谋生手册 > 第九五五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

第九五五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

    歙县渔梁镇码头是新安江水路通向杭州的重要节点,从数日前开始,徽州城汪程许三大姓,就一直派人在这蹲守。在码头做生意的船商船主也好,苦力运工也罢,全都得到了一个消息,松明山汪小官人回来了——虽然如今的汪孚林已经结婚生子,不能再称之为汪小官人,可依旧无碍他名声远扬。

    多年过去,不少在这寻觅生计的新人不大知道汪小官人是什么人物,可禁不住有老人在旁边添油加醋地介绍从前汪小官人的丰功伟绩,以至于那些已经过去多年的久远传说再次被人提起。

    更何况,汪孚林不是在朝中争斗失败,这才黯然回乡的悲情人物,他凶残地干掉了张四维和刘守有,参劾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还能够全身而退回乡,临走前送行的文官足有好几十,甚至还有不少京师百姓扶老携幼送出京城,据说那些老人是想让小辈沾点儿他那无往不利的仙气!

    汪孚林既然称病,他走的就不是快却累人的陆路官道,而是运河到杭州,再从杭州到徽州的水路。先期抵达的几个家丁家将骑马从陆路走,所以汪家人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算日子,可汪孚林走的却就是比推算中慢。原因很简单,运河沿岸的扬州丹阳南京杭州,全都是汪孚林战斗过的地方,每到一地就会有人热情留他迎接款待,所以,二月末运河封冻时节过去时,汪孚林带着家眷从京师启程,却是四月末还没到家。

    这天午后,渔梁镇码头相比一大早和傍晚时的忙碌,显得清闲了许多。先期和几个家丁家将一同回来的,是汪吉和汪祥,两个人到汪家报了信,就受命搬了凳子守在码头,这一等就是半个月。

    此时,他们仍然一面眺望远处的水面,一面自顾自聊天。不经意间,汪吉往远处看了一眼,依稀发现有帆影,他便立时霍然站起身来。汪祥也跟着起身,当看清楚那条船上挂着旗号,赫然是一个汪字,他就立时大声叫道:快快,回城报个信,是一条官船,十有**是公子回来了!

    当船只靠岸的时候,歙县城中汪宅过来的人早已经全都到了,却是金宝抱着弟弟,也就是大名汪无论,小名阿毛的小家伙站在最前头,身后错开半步,是同样抱着儿子的沈氏,小家伙的小名叫阿福,是祖父汪道蕴起的,大名叫汪明川,是宣城状元沈懋学起的。

    虽说两个小家伙年纪只相差一丁点,却是差着整整一辈。

    金宝和沈氏夫妻俩再往后,方才是汪小妹夫妻。如果不是他们回娘家,劝住了汪道蕴和吴氏,一对年纪不大却已经升格当曾祖父母的夫妻俩差点忍不住亲自来接儿子儿媳。

    当看到第一个下船的正是汪孚林时,汪小妹就第一个冲上前去,高声叫道:哥!

    长胖了,长高了,又是当娘的人了,居然还这么爱撒娇?汪孚林忍不住在妹妹头上扑棱了两下,见汪小妹赶紧护着脑袋,随即气呼呼地瞪着自己,他看到妹夫赶紧上前来打招呼行礼,就笑着颔首道,小方,我家小妹是我一直娇惯的,你对她还算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什么叫再接再厉?

    别说汪小妹又羞又恼,一同上前来的金宝和沈氏听到最后这四个字,全都有些哭笑不得,可等到汪孚林看向他们时,夫妻俩连忙上前行礼见过,却不想汪孚林在伸。汪孚林笑得如同狐狸一般,这样的话,金宝到时候就有人带挈了,至于我,等到小北把孩儿生出来,我就叫上沈君典,天下四处转悠一圈,休息散心。

    汪道昆知道这个侄儿便是如此惫懒的性子,此时也没兴致责备,只是一皱眉头道:进士不是这么好考的,你就真有把握金宝能够一蹴而就?

    有沈家这样的姻亲,金宝这些年在江南也名声不错,再加上我在京城给他做的铺垫,他要是明年还考不中进士,那今后也没什么指望了。嘴里这么说,汪孚林却笑呵呵地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才不担心他。

    那你呢?顶着个进士的名头天下闲逛?

    那是,考出了进士,天下谁人不得敬我三分?汪孚林微微一笑,这才耸了耸肩道,等我回头逛累了,自然还会去做官。

    话虽如此,汪孚林却在心里说,要是金宝能勤勤恳恳把官当大,他只要等着封赠父祖就好,费什么心力去做官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赚点钱,好分给日后越来越多的儿孙们!从负翁到富翁,再到科场连场告捷,辽东建功立业,再到广东巡按御史,天下赫赫有名的攻坚言官,他在这大明朝谋生求存的路算是挺成功了,日后还可以去一趟东番,好好谋划一番东南亚,未必不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全书完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