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胡大人

明察秋毫胡大人 > 第四十二章 余波(三)

第四十二章 余波(三)

    琅瑚大发神威,轻易摆平了孙家二三十个壮汉,造成的后续影响不少。

    首先,清风观众人对琅瑚的好感度,一下子就刷到了“崇敬”。原本可能还需要琅琊找个手下过来做场戏,但现在完全不需要了,人人都信琅瑚是高人。

    其次,乌有大侠琅瑚的名头,传遍全县。

    孙家这事的消息传到了外面,虽然吃绝户这事各家都在干,但没人敢拿到台面上说。人人提到这种事情都是要唾弃的,这是政治正确。尤其是八卦起别人家的事情,那就更加眉飞色舞,唾骂连连。而琅瑚道长为弱女子两肋插刀,铁肩担道义,力敌孙家恶人,与说书人口中的大侠何其相似。而且这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大侠,活生生的。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乌有大侠琅瑚的名号就传开了。

    最后,或许是因为吊桥效应,赵氏对琅瑚动心了。为了与心上人多相处几天,于是赵氏将原本七天的法事延长到了十四天。

    作为一只公狐狸,琅瑚怎么会不明白赵氏的心思。他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自己当初就不该来,像琅琊那样半夜偷偷潜进来把事给办了多好。

    现在法事延长到了十四天,糯米布包一定压制不住尸毒蔓延速度了。该怎么解决呢?头疼啊。

    赵氏又来献殷勤了,她现在也想开了,等法事完了,她就去清风观出家做个道姑,这些家业,谁爱要谁要。

    琅瑚这边应付着,心中犹豫,要不要干脆就用美男计,先把即将尸变的尸体处理掉再说。

    忽然有人来传消息,说是赵老爷要见赵氏。赵氏不明所以,但在这乌有县,赵老爷的意愿,没人能拒绝。

    赵氏随同仆人来到赵家大宅,见到了赵老爷。行礼完毕后,赵安邦温和的对她说:“你家里的事情,老夫都听说了。那群人,太不成体统。你放心,读书虽然不在了,但老夫不会让人霸占了他的家业。”

    按照赵安邦的想法,赵氏现在已经山穷水尽,自己只要略一施以援手,她还不得感恩戴德啊。到时候自己再提出让她去胡知县那里做个厨娘,自己给她找了份工作,间接帮她找了个靠山,她焉有拒绝的道理。至于以后,呵呵,你见过猫放过嘴边的鱼儿吗?

    谁料赵氏微微一笑,道:“谢过赵老爷恩典。不过奴家已经想通了,奴家回头就去清风观,出家做一个道姑,至于这家业,谁爱要谁要吧。”

    嗯?怎么回事?自己这是老了吗?屡次判断失误。

    赵安邦原本准备的话语都用不上了,不由得愣了一下。但他毕竟见多识广,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安抚道:

    “莫要说气话,这出家人的生活清苦,如何是常人能受得了的?你现在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至少还有几十年好活。待你老了,没有银子傍身,缺医少药,却待如何是好。”

    他以为赵氏心灰意冷,又道:“你别担心你家中那些混账,他们也就欺软怕硬。回头老夫让人和他们打个招呼,昨日之事,不会再出现了。”

    赵氏虽然第一次见到赵老爷,赵老爷也和传说中一样慈眉善目,但她却知道,这位赵老爷向来绝不做没好处的事情。以前赵家吃绝户的事情多了,但没见过这赵老爷说过一句话。

    自家官人如果还活着,赵老爷这么做还可以说是收买人心,但现在自家官人已经死了,赵老爷这么亲热,就不合理了。

    所以这位赵老爷越亲热,赵氏心里越发凉。再加上赵氏现在心有所属,打定主意,就是要出家,赵老爷也无可奈何。

    赵安邦磨破了嘴皮子,但赵氏现在无欲则刚,他利诱无效。他不是不能威胁,但安插人手到胡知县身边,是为了有人通传消息,甚至吹耳边风,若这人心中有怨,那没准就起到副作用了。

    最终,没奈何,他只好放赵氏回去。

    赵氏回到家中,把那群族亲叫到一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众人原本都不抱什么希望了,谁料到峰回路转,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

    众人立即对赵氏亲热起来,嘘寒问暖,好像昨天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赵氏随便应付了几句,就甩开他们,去给自己的亡夫守灵了。

    琅瑚这边被缠得很头疼,微风在清风观里却春风得意。

    自从乌有大侠美名传扬开来之后,微风就彻底服了。

    到底是玉清观嫡传弟子,这一出手就非同凡响啊。现在别说十里八乡了,就算在子虚州里,有谁不知道清风观里有个乌有大侠啊。

    对于正筹备中的归宗典礼,微风原本打算邀请本县一些士绅就够了,现在借着乌有大侠名气远播,这规模也可以搞的更大一点。

    微风心里对修行法也愈加热切,倒不是羡慕什么大侠的名号,实在是那种能够将他人生死操之己手,高人一等的感觉,太让人心热。

    这边厢,琅瑚趁着赵氏不在的时候,偷偷出去给琅琊传个消息,让琅琊去外地弄一具尸体回来。琅瑚打算偷梁换柱。

    赵读书已经死了十几天了,再加上十四天的法事,就算用秘法保护,尸体也已经腐烂到脸都看不清楚了。这就是漏洞。

    琅琊曾经多次潜入县衙放糯米包,对死者的身形非常熟悉。他让琅琊找一个身形与赵读书相近的人,弄死,做出相似的伤口,再加速腐烂,把面容弄的看不清楚。然后用这具尸体替换棺材里面的赵读书。

    琅琊办事很有效率,琅瑚只等了两天,就收到了暗号。

    当天晚上,琅瑚又故技重施,把守夜的道士弄睡着了。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院里,确定没人注意这边,才发出了暗号。

    只见琅琊单手托着一具薄皮棺材,轻轻纵入院子,悄无声息。

    琅瑚检查了一下,没发现破绽,就赶紧把棺材打开,把寿衣什么的都给换上,交换了尸体。

    琅琊带着即将尸变的尸体去处理掉,琅瑚这边才算终于放下心来。他把所有痕迹都打扫干净,再弄醒守夜的道士,自己回去安心睡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