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军阀

民国女军阀 > 第九十一章 骨头汤

第九十一章 骨头汤

    汤汁清澈,云吞仔在其中浮浮沉沉,轻薄的云吞皮在汤水中展开,仿若女子轻纱,在出锅之前,撒上一点切的细碎的葱花与香菜调味,一碗云吞便算是完成了,看起来便是清爽极了的样子。

    孟婆婆将云吞送到了两人的身前,在端了一碟酱油椒给两人,这才叮嘱道:“慢慢吃哦,不够的话记得叫我啊。”

    顾念兴许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经常过来吃东西的人,何平戈可是清楚的知道孟婆婆这份云吞里是加了不少,不过他却没有点明,只是笑着道:“好,谢谢孟婆婆。”

    顾念看着孟婆婆离去,拿筷子的尾端轻一戳何平戈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何平戈轻一点头,一边将拿茶水冲洗过的筷子和勺子递给顾念,一面道:“现在过年最大的事情,其实就是置办年货……”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都是这样,过年的前几天就是将要买的东西买齐,之后的几天十几天,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待在家里,或是嗑瓜子聊天,或是吃吃喝喝,就可以过完了这个年了。

    但这对于何平戈来说,却是有点难以做到的。

    光是说最简单的,置办新衣这件事吧,何平戈就是往往拿不到什么新衣服的。

    这倒不是说是师父苛责他们,而是师父手底下的弟子众多,往往一养,便是一两个戏班子的底子,这么多的孩子要在一起过上十多年,从娃娃仔,到可独当一面的少年郎,其中师父要花费的心力是绝不少的。

    不但是心力不少,钱也是不少花的,基本上被送进戏班子里的孩子,即便上就那么几个来路,要么是自家的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起了,只好半卖半送给了戏班子讨口饭吃,要么就是师父路边随便捡来的小乞丐,看着资质不错,也就留着条命活着。

    实在是有大富人家的子弟闲着无聊,不务正业的想学点这玩意,人家也是请了好师父,回到家里一对一的去教着,绝不会进到他们这样的小班子里来。

    所以简而言之,他们这个戏班子,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群可怜的小孤儿。

    既然是叫孤儿,自然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哪里会有家里人来看望,所以基本上的花销都是靠着师父了。

    师父便是再厉害,却也就是一介普通人,养的起一个孩子,却养不起这么的一大堆。

    这边缩缩,哪里减减,虽然大家都过的不说特别的好,但也正是因此,才能导致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有时候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师兄出去演戏赚回来的钱,算是补贴,其他大多数的,都得师父自己掏腰包,能活着吃饱就不易了,哪里还会有新衣年货的这件事?

    起码在何平戈最初有记忆的前几年,他是没有穿过新衣的,他穿的往往都是师兄们一个个传下来,补丁摞着补丁,或是干脆就是衣服烂的不行了,剪下了的完整布料,再缝成的衣服。

    现在听着是有那么一点可怜,但当时可不是那么觉得的。

    虽然得不着新衣服,但过年的时候,也是何平戈最高兴的时候。

    唱出了点名声的师兄师姐们该出门讨生活,进戏班子了,这个时候,师父就会领着他们亲自去裁制一身新衣,过完了年,他们就穿着这一身新衣服,带着点盘缠和必用品,轻轻松松的离开了这里。

    按照规矩,他们是不能带走以前的旧衣服的,毕竟一年从头开始,从新开始。

    他们本来就是奔着成角儿吃饭去的,带着那些旧衣服,反而显得畏畏缩缩。

    所以干脆就只叫他们身上有一身,其他都是没有的,这样给逼到了绝境上,也会激发他们的斗志,叫他们知道,要想活,就只有往前走这么一条路了。

    这些道理,师兄师姐们每走一次,师父总是要召集大家再来说一次的。

    这些话何平戈幼年的时候听不懂,但他清楚的知道,师兄师姐们走了,他们的衣服,肯定都是要分给下面的小崽子的。

    衣服自然不是新衣服,半新不旧的样子,但是这也比大补丁摞小补丁的衣服要好的许多。

    分上一件,就足够美上一个正月了。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过年除了得着件不错的衣服值得高兴之外,那么有平时吃不着的好吃的,也算是其中的一件。

    师父是个好师父,没有像是其他的那种人似得,拿点乱七八糟的吃的叫孩子们混饱肚子就行。

    他们吃的,往往是野菜煮粥,山里的东西,十分的清立爽口,逢着师兄下在山上的套子套着野物的时候,还能看着点肉腥,剩下的就拿盐抹了晾起来,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人也能吃着口肉。

    按理说这样的吃食,在那时候已经不容易了,比起饿死街头的人,他们好歹都吃饱了,而且还都没有生的太过瘦弱。

    但是小孩子,尤其是正在长身体时候的小孩子,按照老话里说,那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货儿,更别提这么一群了。

    肚子里没什么油水,纵然是拿干粮给胃里填的再饱,也都觉着嗓子眼儿都在喊饿。

    唯一能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顿肉的时候,就是过年了。

    一到过年,家里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就该杀了,附近的农家多,杀猪的也多,一到过年的示好,菜市场上的肉价要比平时低上一点。

    只不过这个还是何平戈他们买不起的,几十张嘴等着吃喝呢,要是买肉的话,就是吃穷了他师父,也没法叫每个孩子都满意的。

    不过师父也自有他的方法。

    师父从来不在早上去买猪肉,他都是等到晚上了,猪肉卖的差不多了才去。

    这个时候基本上案板上也剩不下什么了,最明显的就是那个被剃干净了肉,惨白白的骨头架子了。

    骨头架子是没什么人喜欢的,毕竟老话里会觉得吃骨头的,也就狼和狗了。

    这些农户往往会把这些骨头带回去自己煮煮尝上一点肉味,剩下的骨头,就留作狗粮了。

    这些骨头在别人眼里算不上好,但是在师父的眼里却不一样了。

    他往往会带上几个师兄一起,去把那些价格低廉,几个铜板就能买上好多的骨头带回来好多。

    师兄们都挑着那种双头的扁担去,几个人去,就能挑回多少的扁担来,反正也不贵,还叫农户们省了事,倒也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小孩子们在家里呆了一天,期期艾艾的盼着师兄师父回来的时候,他们就会挑着满担子的骨头开门了,骨头挑回来的时候,初来乍到的小孩子往往会表现的很失望,但是待久了的小孩子,却会期待的看着师父。

    而师父也从不叫他们失望,往往是一张太师椅往地中间一摆,挽着袖子,就开始督促徒弟们干活。

    是了,师父是从不自己动手的,他只是口述。

    不过这也不妨碍,师兄们也是看着上面的师兄做过几次这种事的,所以做起来倒也是顺手极了的。

    拿块干净的大布将骨头包裹好了,就是几个师兄轮换着举着锤子敲,从大块敲成小块的时候,小娃娃们就该被指使着去烧火了。

    骨头买的多,一次性肯定是砸不完的,所以就一次砸一包,能断断续续的砸上几天,那几天里,师兄们是特许被除了基本功外,不必加练的,毕竟光是砸这个,就已经是很大的运动量了。

    大火烧开了满锅的水后,就可以把之前砸碎的大骨头并着小骨头渣子一起放进过锅里煮了。

    只不过煮的时候也不是直接扔进锅里,而是另套了一个纱布网子,口子不大不小,刚好可以让水流进去,又不会让骨头屑出来。

    骨头进锅里大概两个小时左右,香味就出来了,真的是那种香的格外勾人的那种,引得一群小孩明明知道锅里没有人,却也忍不住要去把着锅边儿瞅着的。

    越砸越多,都拿纱布袋子装起来冻在屋檐下,因为天气冷,所以也不担心会坏什么的。

    基本上砸到了晚上的时候,师父就会叫师兄们歇一歇了,一来是纵然轮换着,也毕竟也是太累了,怕第二天胳膊会疼,二来也是好物得来不易,若是叫小的们安安心心等吃,也是不好的。

    因为戏班子常常是要吊嗓子的,所以选地方也不会选在人多的地方,倒也不会担心吵到别人。

    骨头汤说是骨头上,上面其实也是有一点肉在的,炖了一个晚上后,肉都被炖的化了,直接融进了汤里,这个时候,汤的香味就会更加的明显了。

    按照道理来说,他们都是晚上吃过了饭,扎着马步或是下着叉听师父念戏词,跟着背戏文的,但这几天却是个例外。

    师父去锅里搅和搅和后,会根据骨头汤的情况,叫徒弟们直接熄火把骨头汤放凉,满院子的大小就饿着肚子,守在锅旁边背戏词。

    师父会看着锅里的情况,时不时的告诉大家一句,再过多久多久,就可以吃了。

    骨头里的油脂不少,尤其是这么狠狠的炖过一遭后。

    骨头里的骨髓被煮化了融进汤里,油脂飘在最上面,在汤冷了之后,就结成看厚厚的一层猪油块。

    师父会拿来一个大缸,叫师兄们把上面的猪油舀起来装进缸里,等猪油舀完了,才再次开火去煮汤。

    一般来说,有点条件的人家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饺子,甭管是什么馅儿的,猪肉大葱还是韭菜鸡蛋,图的就是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