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儿元卜

明月儿元卜 > 第三百一十九章 误食了毒蘑菇

第三百一十九章 误食了毒蘑菇

    直到回到了家里之后,老许才将今儿个的事儿,原原本本的跟明月儿他们讲了一遍。

    赖子年岁小,心性顽劣又好奇,这才学了一点儿皮毛就要拿着医书,照着进山里去找药材,老许都说了让他往温泉池子那边走,他小子偏不听!

    无奈之下,俩人一块进了山林子里头,半晌饿的时候,赖子趁着老许挖草药的功夫自作主张的煮了些蘑菇粥……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你就躺板板?”

    二牛咧嘴笑的前仰后合,一只手扶着腰,一边瞅着床上的赖子,对其问道。

    “哼,他那误吃了毒蘑菇之后人就出现了幻觉,还说自儿个能腾云驾雾,好家伙,在那地上翻跟头,得亏我懒得及时,不然指不定得给他自儿个摔成个啥样儿呢。”

    许成的一通解释之后,大家这才明白,合着赖子这一身伤,都是自儿个弄的?

    不过好在今儿个跟着赖子出门的人是老许,他又会医术,总归是要不了赖子的小命。

    一碗又苦又难喝的药汤汤被强行灌入了赖子的嘴里,他哭丧着一张脸,嘴里哀嚎着:“我再也不吃,蘑菇了……”

    趁着这会子的功夫,老许专门溜回家了一趟,他将自儿个里头穿的那件薄衫给换了一件。

    偏不巧,他这件薄衫上的扣儿和元卜的扣儿是一模一样的。

    “你这干啥呢,一趟一趟,慌里慌张的。”张牟站在门口瞅着老许一会儿出去,一会儿又紧张兮兮的跑回来,不禁疑惑的对其开口问道。

    许成佯装自己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门儿,说道:“刚才给药材拿到那边晾晒去了,我怕给捂着,捂坏了,那会你们说瞅见元卜衣裳上的扣儿了,长得啥样儿啊?”

    老许专门将自儿个的衣裳上扯下了一枚扣儿,倒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他知道那山林里凶险万分,更知晓,那位主儿而今根本不可能在三不有村。

    无名落下的一枚扣儿再引诱出旁的祸事,不值当。

    “这是你的?”

    明月儿将攥在掌心里的扣子展开,同老许衣裳上的仔细比对了一下。

    还当真是一模一样的。

    好在这会子夜色较黑,实际上方才老许已经察觉到了端倪,这俩扣儿上还有些稍许的不同,月儿手心儿里的上面带有暗纹。

    他像是做贼似的迅速将那扣儿给收起,忙不迭的又开口说道:“今日在山林子里,收获还真是不小,挖到了党参,还有杜仲……”

    “还有党参呢?我可听说这药材金贵着咧,跟黄金一个价儿了吧!”

    张婶儿一听到老许提及那党参,蹭的一下可就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兴冲冲的跑到了老许的跟前儿,开口问道。

    “那是人参,党参,跟人参不一样着咧,入药的时候可是要谨慎,稍微差池一点点,或者用错了药材,那可都是事关人命的啊!”许成倒吸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瞅着张婶儿他们,慢条斯理的解释道。

    不过,虽然党参不能和人参相比较,也不是啥便宜的药材,但在这山林子里走了半晌也才找到了几株……

    只能且留着,日后村儿里谁若是能使上,给入药好了。

    私下里,老许一直都在观察着月儿的神情,方才还一脸希望的人儿,此刻眼神黯然失色。

    唉,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大家没事儿都散了吧,这小子福大命大,想来也不会有啥大事儿,我自儿个留下照看就成。”老许说着,还招呼着让村民们赶紧回去早些歇歇。

    换做是成年人,谁会没事儿摘地上的野蘑菇吃,那都是过来人,都有经验的。

    张老太太听说赖子是吃了毒蘑菇吃出了幻觉,还给自儿个摔得一身伤,她连连拍着心口,嘴里喃喃着:“也得亏是这小子福大命大,今儿个若不是老许跟着,他这可咋整咧,钱儿你可也要记住了,路边儿的野蘑菇不能随便摘,随便吃。”

    一夜之间,赖子可就成了三不有村的‘红人’。

    乡亲们全都拿他当做是反面教材来教育家里的娃儿们,以至于,村里的孩子们瞧见路边儿的狗尿苔,都得绕道儿走。

    不过如此也好,这姑娘家家的,少不了在自儿个家门口现摘些‘食材’来玩过家家,有了赖子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倒是也杜绝了不少的意外发生。

    小麦已经结了穗儿,长成不错,虽然是冬日里种植的冬麦却也不比春麦收成差。

    明月儿瞧着地里这一片一望无际的绿油油,心头甚是欢喜,总归这一整个冬日里的辛苦没有白费。

    “趁着这几日,咱这荒地又开出来了几块,等着这一成冬麦收割了之后种下一茬,多种些!”

    王婶儿坐在地头,拿着帕子擦着额前一个劲儿往下淌的汗珠儿,咧嘴灿烂一笑,高兴的说着。

    不过,耕地确实是越开越多最好,可当下公路还没有修好,村里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明月儿有些担忧,种的多,就怕到时候两头忙不开。

    她犹豫着,这一茬的小麦,要不要少种一些。

    村儿里的娃娃们都去了学堂,基本上除了晌午那一顿饭之外,都在学堂里度过。

    太小的,像是一两岁那么大的还是离不开人,还得让人照顾着,不过有的便索性直接用背带背在身上,领着娃儿一块下地干活儿了。

    这儿虽然穷苦了些,不过民风淳朴,人们也都勤劳务实。

    乡亲们是打心眼儿的感激明月儿一家,不仅是修路,种庄稼等等,还有这回给村儿里的娃娃们都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机会。

    杜柳氏拎着一篮子的咸鸡蛋,这是她自儿个腌制的,生拉硬扯的一定要让张老太太收下不可。

    “鸡蛋都是自儿个家里的笨鸡下的蛋,我自己腌的,您老别嫌咸嘴就成,不值几个钱的。”杜柳氏边说着,边态度强硬的将那一篮子的咸鸡蛋放到了明月儿家的厨房里。

    进了厨房后,杜柳氏这一看,才算是傻了眼。

    月儿家这厨房里的东西,还这不是一般的齐全,别看整日老太太一人儿在家,可这馒头包子啥的,一摞一摞的,一瞧就知道,八成是村儿里的乡亲们送来的。

    杜柳氏抿抿唇,有一丝窘迫的又挠了挠头:“您也别嫌我这咸鸡蛋不好,待来日里我手头宽裕些了,给钱儿做那个焖排骨,我家那几个娃儿们都可爱吃了,这回还是谢谢月儿,不是月儿,我家那闺女这辈子怕是都没指望能有机会读得上书了。”

    “别别别!千万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