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儿元卜

明月儿元卜 > 第三百九十章 传闻中的大师傅

第三百九十章 传闻中的大师傅

    小钱儿手中拿着一张草纸,一脸真挚的站在门外,一见到他姐姐便连忙将手中纸张递上。

    “先生布置的功课,我想着,趁着姐姐睡觉前过目一下,总归是好的。”钱儿老实一笑,接着满脸期待的站在明月儿的屋门口。

    明月儿一字一行都人真的看了看,接着一脸凝重的看了看钱儿。

    一见着姐姐是这种表情,钱儿连忙慌张不已的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问道:“可是哪儿写的不好?姐姐快告诉我,到底是哪儿有毛病。”

    瞅着钱儿对待他的作业这般认真,明月儿也禁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月儿将弟弟的作业认真的折起,又放到了小人儿的掌心,接着说道:“是写的太好啦,傻瓜。”

    “真的吗?”钱儿那双琥珀般璀璨的眸子,紧紧地盯着她,欢喜不已的又嚷嚷着:“姐姐说好,那就一定好!”

    望着钱儿兴高采烈离开的背影,明月儿这一刻才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心甘情愿付出一切都值得。

    只要钱儿好,外祖母的身体健康,她白日里再劳累辛苦,都是值的。

    翌日清早,明月儿专程起了个早,她跟张牟约定好的,今天要去镇上一趟,她本是想打听打听看看哪儿有精工巧匠,或者再跟孙大人打听打听,怎样搭桥最为便捷牢固。

    未曾想,她起的都已经够早的了,这边刚给钱儿留好了早饭推门出去打算去找张牟,一推开门,一张熟悉的颜脸可就映入了她的眼帘。

    “收拾好了?”元卜像是明知故问似的低声说道。

    明月儿诧异不已的上下打量了面前的男人一眼,逐开口对其问道:“你也要去?”

    元卜不作回应,而是自顾自的往前走,“若我不去,你一人拿东西,旁人见了便又该说这村里没汉子使了。”

    今儿个这人说话,怎么奇奇怪怪的。

    经历了那次疫症后,城中的百姓算是都认识了明月儿。

    不管她是走到哪儿都能遇上有人跟她搭讪,亦或者一声不吭的给她手里塞了东西就跑的。

    “哟,这不是月儿姑娘么,还真是稀客,咋啦今儿个还得专门跑街上一趟啊?”

    城中卖瓜子儿的大丫姐离得老远瞅见明月儿过来,便热呵的快步跟上前去对其搭讪道。

    说话的空子里,这大丫姐还从自己卖瓜子儿的布袋子里头抓了一大把的瓜子儿非要塞给明月儿尝尝。

    明月儿有些尴尬一笑,她忽的想到了什么,这才微微一怔,看着面前的大丫姐,问道:“这位姐姐,不知哪儿有那能工巧匠?会搭桥的?”

    “这还真是不好找,咱这搭桥的事儿,一般都是交给官府衙门的差事,咱寻常人也没那本事搭个桥啊。”大丫姐一脸愁云的瞅着明月儿,语气中多少还夹杂着些许的不好意思。

    官府衙门的差事……

    明月儿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孙衡。

    他们在外头转悠了半天,也找人打听过了,但却是没有结果。

    无奈之下,明月儿只好将带回家用的东西采买好,打算先去酒楼歇歇脚,顺道打包一只烧鸭回去,晚上给外祖母和钱儿打打牙祭。

    “嘿,你们今儿个怎么得了空子呢,我还琢磨着,你们最近不是该春种,地里的活儿多的忙不过来了呢。”

    八子一见到明月儿和他家主子,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朝着外头走出。

    八子亲自端了茶给他们一人添了一杯,又叫人下去准备些瓜果儿点心。

    张牟瞅着八子,忽的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啥,不禁开口说道:“八子的门路多,咱们咋不知道跟他打听打听呢!”

    张牟的一句话确实提醒了明月儿。

    一旁的八子听的可是一愣一愣的,他挠挠头,不禁反问道,“咋了?啥事啊?”

    “是这样的,我们村里打算搭个桥,想找个会这方面的人打听打听,找人来搭桥,花费太大了,我们想自己做。”

    对于八子,张牟也是毫不见外的直接说出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确实,搭桥可不是个小功夫活儿,还得去找人家专门做这个,做过的。

    不过八子还是不经脑子直接一口应了下来“这事儿只管包在我身上吧,三天内就给你们答复。”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明月儿他们现在高兴还有点太早了。

    待到八子给村儿里找的这位木匠大师出现在村儿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据说这人给好些权贵家里做的桌椅,都是这位小哥儿给造的呢,据说人家还会鲁班术呢。”

    八子指着面前的刘思年,一脸言之凿凿的说着。

    阿年整个人都懵了,啥鲁班术?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瞅着这位小哥儿年纪也不大,这事儿能靠谱么?”张牟一脸忧虑的瞅着八子问道。

    刘思年连忙从自己的小包袱里头掏出了一本书来放在了桌子上,并解释道,“这本书是我师父传承下来的,对治理水域搭建桥梁有各种见解,你们可以翻翻看看。”

    明月儿随便翻了两页儿,立马可就被这书中的内容所吸引。

    这本书看上去有些年头,且里面内容丰富,全部都是和构建有关的,且,还有几页上带的有精美的绘图。

    在这个年代,能做到这般图文并茂的,已算得上是‘能工巧匠’了。

    刘思年被聘用下来,这是意料情理之中的事儿。

    夜晚的时候,趁着大家都在做饭的空子里,阿年私下里偷偷跑了出来,和他家主子在无名村的河边碰了个面。

    “事情都办妥了?”元卜斜睨打量了阿年一眼。

    刘思年耷拉着脑袋,心中郁闷的很,却也不能说……

    “人这几天就会到,都是从各地调来的。”阿年缓缓地抬起了头,又抿抿唇道:“主子,你这让我装成大师傅,我一点木匠活儿都不会,迟早都得露出马脚的啊!”

    “不会,现学。”

    接着元卜从河中挑起了一桶水,头也不回的扬长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