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朝露,青青子衿

譬如朝露,青青子衿 > 第69章 买其椟而还其珠

第69章 买其椟而还其珠

    在保姆车上腻腻歪歪了一路,朝露婉拒了郁楷来酒店陪她的提议,“你明天早上不是还有通告吗?现在都凌晨四点一刻了,你满打满算也就睡个囫囵觉,别再折腾了。”

    郁楷想想也是,熬到这个点儿,虽说不是第一次,但总是伤身体的。反正他今晚应该是无力做啥了,即便共处一室也只是打算搂着一起睡觉而已。

    既然她如此替他着想,那他就接受这份好意吧。

    “嗯,好,听你的,”他拉过她的手心轻轻亲了一口,“那我回去了,你好好休息。”

    小周停泊的地方离朝露的酒店大堂还有点距离,大概十米的样子,这个位置对于郁楷这张国民辨识度极高的脸来说比较安全。

    毕竟要是被监控拍到或是被酒店的工作人员看到,总是会造成额外的麻烦。

    小周虽然暂时选择了当郁楷的共犯,但他还不想失业,不想给任何人机会把事情捅到李姐或许正面前。

    郁楷没等小周按开门键,而是用手帮朝露拉开厚重的车门。她脚步轻快地跳下车,潇洒地冲他挥了挥手。

    他目送她离去,直到她进了酒店门口才对小周说道,“咱们也走吧。”

    小周松了一口气—今晚safe。

    哎呀呀,他一个做助理的,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罢了。

    朝露回到房间,一番洗漱过后,睡得非常安稳,一夜无梦到天都大亮了才被生物钟唤醒。她打开密不透光的窗帘,对着外面的大好阳光,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奇怪了,郁楷是充电宝吗?

    昨天她来横店的时候精疲力竭、万念俱灰,不过一个晚上,总共也就面对面说了半个小时没啥营养的话,现在她就感觉好多了,对于新的一天的到来甚至有点精神奕奕的亢奋感。

    她打开手机,放送舒缓的音乐,然后在床上做各种瑜伽的伸展动作。

    大概做了10分钟,出了一身薄汗,她才去洗漱。

    在刷牙的时候,她想到今天一天还没安排任何活动。

    太好啦,居然不用工作,可以完完全全的放松啊!

    明明是同样的客观条件,她的心情却与昨天起床后面对空白一天的时候截然不同。

    她该干什么好呢?

    朝露摸摸饥饿的胃—唔,这几天确实亏待了它,都没正儿八经吃过什么东西。

    好吧,美好的一天,永远从丰盛的早餐开始。

    她下去酒店餐厅吃自助餐,拿了一小碗粥,配水煮鸡蛋,玉米紫薯等粗粮和一点水果。所谓丰盛,并不是要暴饮暴食,还是要有意识的控制热量摄入和保证营养成分。

    朝露几年前跟裴相焕分手时,一度陷入自暴自弃的情绪中,并因为成日加班坐不挪窝和沉迷于重口味的外卖而胖了20斤。当时为了减肥,她除了去健身房运动之外,还特意聘请过专业的营养师顾问,详细系统地了解了怎么吃才能利益最大化—既补充体力保留饱腹感,又造成热量缺口。

    喝粥的时候,朝露想到郁楷曾特地揣着两颗皮蛋跑到她家来给她做粥喝,不由露出淡淡的笑容。

    即使两人从没聊过成长经历方面的话题,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郁楷跟她相反—他应该是被丰盈到溢出的爱浇灌长大的那种孩子。

    他有韧性,不记仇,不怕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还保留了一份天真烂漫。

    他身上充满了爱的能量。

    即便身处人人自危、拼命增加话题度的娱乐圈,他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仍具备浓厚的安全感,不会轻易被别人带节奏,反倒是按部就班地接戏拍戏,不期待大火,只求工作不中断。

    家庭教育带给他的充足的爱,使得他在追求自我进步的同时,保留了难得一见的沉稳淡定。

    他不像朝露这般饥饿,无论自己做到多好,始终最在意残缺不全的部分。

    同是半杯水,有人见到半杯满,有人则见到半杯空。

    郁楷是前者,而朝露是后者。

    所以她很羡慕他。

    跟自带安全感的郁楷相比,朝露更像是野外觅食的狼,习惯了有一顿没一顿的颠簸流离,眼前这一顿吃到再饱,都会担心没有下一顿。

    她永远在害怕、在未雨绸缪、在为自己建设加固心墙。

    迄今为止,她人生的动力,来自于生存的压力,属于外力。她拼命地用功,甚至不惜牺牲业余时间和规律的生活,只为在现有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靠向爸爸和世人证明自己获得成就感。

    而一旦外力消失,她的世界便也离崩溃坍塌不远了。

    朝露带过不少律所的新人,她自己也是从新人一路走到合伙人的,她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比较容易笑到最后。

    顶级律所招聘绝不缺乏名校毕业的法学生,能过hr那关的候选人起跑线都已经胜过90%以上的法律毕业生,可是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世界的参差。

    有些人是过程导向的—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更看重自己的成长和提高,所以不太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这个活儿是否够光鲜亮丽、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使他们的履历变得夺目耀眼。

    另外有些人则是成果导向的—他们最看重付出与回报的比率,所以更加容易变得短视,比如毫不顾忌撕破脸皮也要争抢曝光度高的项目,并且会一直比较自己和其他人的待遇或机会,一有什么不是最好的便迅速吵得哇哇叫,让负责分配资源的老板平添许多烦恼。

    如果这些人能力够也就罢了,可问题是,许多结果导向的人都眼高手低。一边想要最酷炫的活儿,一边交出来的作品却让人不敢恭维,使得为他们兜底的前辈和老板要动手花时间进行二次加工。

    将心比心,如果你是前辈或老板,你会提携哪种人?

    这两种人的长远发展,可想而知。

    朝露就遇过一个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