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言轻“羽”

轻言轻“羽” > 第7章 (7)

第7章 (7)

    青石镇,镇上的路都是由青石板铺好的,镇衙门和官府也是青石垒砌的,由此而得名。

    青石镇说是一个小镇,其实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镇里的茶叶和布匹销往各省,镇长常常自夸,连前朝的府库里都还留着本镇的绸缎,现今的总统府也喝本镇的茶叶。

    轻羽很喜欢这里,这和之前的小县城很像。

    轻言要忙着安顿下来,就让轻羽自己去镇上转转。

    轻羽把之前在家做好的衣服拿到行市上卖给摊贩,摊贩们看她面生,又生得白白净净,就特意压了价格。轻羽没着急着出手,在集市里转了一圈,了解行情后回来和摊贩们讨价还价,最后摊贩们不得不认账,按正常价收了她做的衣服。

    轻羽把一半钱留下,另一半钱在街上买了一堆东西。等她回到轻言那里时,提着满满两包东西,有一堆糖果和糖饼,一叠瓷碗,还有很多布匹的边角料。

    轻言看着那些手掌大的边角料,问轻羽要干什么,轻羽掐了一下轻言的脸,让他别管女人的针线活,然后把钱塞给了轻言。

    轻言去镇上订了木料,在小镇不远处买下一片荒废的土地,建了一个新的小屋,还围了一圈篱笆。

    轻羽坚决要求轻言给她弄一个地下室,轻言答应了,但挖了一半发现下边渗水,就又花了一笔钱买了青石砌上,弄了个防水的地下室,入口在屋子的角落里。

    等小两口渐渐安顿下来,已经过了三个月。

    轻言在院子里自种了菜和土豆,在镇上寻了一个酒楼,去里面端茶倒水,干些杂活,工钱不多,不过没那么苦。轻羽则在地下室里摆弄那些边角料,给家里弄出来不少东西。镇上的穷人们买不起光鲜亮丽的衣服,而这些边角料拿来缝补一下,就成了新衣。轻羽特意把花纹颜色拼接了一下,让这些衣服看上去没那么奇怪,就拿去和穷人换东西,木桶、陶罐再到腌菜、咸鱼。到了下半年,周边的穷人都知道轻羽这小姑娘心灵手巧,能把边角料织成衣裳,大家索性就不到市面上买那些昂贵的衣服了,都跑来这里拿东西换,不过小镇上的生意没受什么影响,毕竟能买小镇上的衣服的都是富人。

    到了轻羽二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家里该有的都有了,还存了一笔钱。

    轻言为了哄轻羽开心,特地去买了一卷上好的滑顺的丝绸和一块镶着宝石的银手镯,轻羽看到这些东西时,轻锤了一下轻言,一边埋怨他乱花钱,一边拿着东西,笑着收到了地下室里,轻言倍感幸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在轻羽过完生日后不久,全省多地闹了蝗灾,之前的土匪趁机作乱,上万的难民涌入青石镇。

    轻羽心地善良,看见这些可怜人就想救济一下,轻言连忙阻止,但拗不过轻羽,做了一锅粥给这些难民,结果第二天上百号难民就都涌到这里来,轻羽吓得躲在屋子里,轻言知道轻羽还是经历的太少了,就没责怪她,背起一袋米就往外跑,难民看见了都跟着跑了,等到傍晚回来时,轻言告诉轻羽,已经把那一大群难民引到二十几里外了。

    轻羽惭愧极了,她不知道自己的好心会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轻言让她好好在家待着,等难民走了再出门。

    这股难民实在是不好处理。

    青石镇原本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衣衫褴褛的难民,镇官府开仓放粮,把几年的存粮都用光了也救济不完一半难民,于是就只能去其他地方买,但其他地方也遭了灾,米比人命还贵。

    官府没辙了,只能找大户买米,大户趁火打劫,抬高了三成米价卖了出去,后来干脆拿麸糠给难民吃,难民哪管这些,哪怕是牲口吃的也不放过。

    那几个月整个青石镇都紧张兮兮的,生怕难民闹出乱子来,不过青石镇家大业大,靠着多年的积攒度过了难关,难民们渐渐安定下来。

    轻羽看见难民们痛苦万分,又动了恻隐之心,恳求轻言试着帮一下他们。轻言想了想,在不远处搭起帐篷收留孤儿,有些父母要卖儿女求饭吃的,他也一并收留这些孩子,给他们的父母一点粮食,告诉他们将来可以回来赎回儿女。就这样,在闹灾的这几个月里,照顾二十多个孩子成了两夫妻主要的事。

    后来陆陆续续有人来赎回儿女,但仍有七个孤儿留了下来,轻言索性好人做到底,在院子里另建了一座小屋给孩子们住,把家里的废旧衣服和旧床单都给孩子们。轻羽看着这些孩子,想起了自己的过往,就亲自教四个女娃缝衣织布,晾晒衣物,教三个男娃捡柴烧火,架锅做饭,等几个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就亲自教他们读书,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家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张嘴要养活,轻言的压力大了很多,这时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不能像小伙子那样拼命,不过好在几个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很懂事,可以帮忙下地浇水翻土,于是家里的田就都留给孩子们去收拾了,轻言在小镇里又找了劈木头的活,顶着两份工补贴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