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到明朝的日常

全家穿到明朝的日常 > 018

018

    孟以兰满脸好奇地问道:“儿子,你说了什么让韩风老老实实地把马车牵出来?”

    “没说什么,就说把这件事情告诉大伯母。”韩风之所以在武安伯府里这么嚣张,无非就是仗着自己是武安伯府大管家的表弟,但是他只能在下人们中间嚣张。如果他爬到主子的头上嚣张,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惩罚。

    韩风之前敢在李厚的面前嚣张,无非就是觉得穆清和他们跟以前一样不会反抗,但是他这次没有想到穆清和会亲自来找他,甚至他还被穆清和吓到了。

    “这么简单吗?”穆怀德一脸惊奇地说道。

    “爹,不然你以为呢。”穆清和瞧着他爹一副不敢相信地模样,无奈失笑道,“像韩风这样的奴才欺软怕硬,他之前之所以敢说没有马车,主要是这样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之前他这么做,原主一家人什么话都没有说,这让他觉得原主一家人好欺负。现在我说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大伯母,他自然是怕了。”原主一家人之所以被下人们这么欺负,主要还是原主一家人太窝囊,太逆来顺受了。

    穆怀德说道:“我瞧着韩风刚才好像一副害怕地模样,还以为你把他揍了。”

    “爹,你想多了,我可是个文明人,怎么可能随便揍人。”当然,如果刚才韩风还是不知好歹,那么他就要动手了。

    孟以兰抬手拍了下穆怀德手臂,轻轻地瞪了丈夫一眼:“你以为儿子是打架王,动不动就出手打人。”

    穆怀德连忙认错地对孟以兰笑了笑;“夫人说的是。”

    “说到底,府里的这些奴才都是欺软怕硬的。”

    “儿子,明朝可没有奴才这个叫法。”孟以兰纠正穆清和刚才的那句话,“奴才这个叫法是清朝才出现的。”

    “咦,是吗?”穆清和被他娘这句话惊到了,“是清朝才有吗?”

    “对,清朝以前并没有奴才这个叫法,以后注意了。”

    穆清和受教地点点头:“好,我以后会注意的。”他第一次知道【奴才】这个叫法竟然在清朝才出现。

    “儿子,你可不要小看这些深宅大院的下人,他们背后里的小动作可不简单。”孟以兰神色忽然变得非常严肃,“有时候这些下人还会背后捅主人一刀。”

    “娘,我没有小看他们的意思,不过当主人的威严完全震慑住这些下人的时候,他们哪怕再有手段也没用。”穆清和明白孟以兰的意思,不过在他看来,武安伯府里的下人们并不为惧。

    孟以兰觉得儿子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微微点了点头说:“这倒是。”

    “夫人,你看好热闹。“穆怀德掀起马车的窗帘,看到马车窗外热闹的景象,一张脸上是满满地惊讶和好奇。

    孟以兰的注意力被马车窗外热闹繁华的街道吸引了,跟穆怀德头挨着头好奇盯着街道上的人和商铺看,一边看,还一边惊叹比古装电视剧上还要热闹繁华。

    乘坐马车比走路快多了,一刻多钟就到了孟家。

    孟老爷子见这次不仅外孙来了,连女儿和女婿都来了,自然是十分高兴。见外孙女没来,心里有点小失落。得知小外孙女在读书学习,他老人家心里就释然了。

    原来的孟以兰很少回娘家,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时才回娘家。孟家老夫妻只有她一个女儿,在她没有出嫁前很是疼爱她的。每次女儿回娘家,孟家老夫妻都非常高兴。

    孟以兰的三个哥哥也非常宠她,因为只有她一个妹妹。哪怕妹妹出嫁生孩子了,他们三个哥哥也还是和以前一样疼爱她。

    她的三个嫂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对孟以兰这个小姑子也挺喜欢的。

    孟以兰跟孟家老爷子和三个哥哥说了一会话后,就被三个嫂子拉走了。

    孟老爷子有话跟穆清和说,就拉着穆清和去书房说话了。留下穆怀德一个人面对三个老舅子。

    对于穆怀德这个妹夫,孟以来他们三个是不太喜欢的,因为这个妹夫太沉默寡言了。每次来他们孟家,他们这个妹夫几乎不怎么开口。不管怎么和他聊天,他还是不怎么说话。但是,把妹夫一个人丢在大堂里又不好,只能他们三个陪着妹夫大眼瞪小眼了。

    现在的穆怀德虽然话不多,但是并不代表他一句话不说。他瞧着三个老舅子和他瞪眼不说话,觉得气氛挺尴尬,摸了摸鼻子,主动开口说话。

    孟以兰他们没想到妹夫居然主动跟他们说话,还关心他们家里的情况,这让他们非常吃惊意外。

    大堂里,穆怀德跟三个老舅子相谈甚欢。书房里,孟老爷子又在考穆清和的功课。

    孟老爷子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年一直在做教书先生。或许是职业病的关系,每次看到穆清和这个外孙就会先考察他的功课。

    以前,考察外孙的功课时,外孙回答地磕磕绊绊,孟老爷子不是很满意。他老人家一直觉得外孙应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这样才能出人头地,但是瞧着外孙对读书并不怎么上进,也志不在此,他一个外祖父也不好说什么。

    昨天,外孙主动来找他老人家,并且表示他要好好读书参加科举,可把他高兴坏了。昨天考察外孙的功课,发现外孙的功课变好了不少,看来是有在认真读书学习。

    今天,孟老爷子打算再好好地考考外孙的功课。昨天,孟老爷子考穆清和《论语》,今天他考穆清和《孟子》。

    孟老爷子随便说了一句《孟子》的内容,让穆清和背出来。

    “彼一时,此一时也。”

    穆清和没有急着先背诵全篇内容,而是先回答道:“彼一时,此一时也。这句话来自《孟子》的公孙丑篇。”

    孟老爷子捋着长长的胡子,一脸慈爱地笑道:“没错,你现在把公孙丑篇的内容背一遍给我听听。”

    “好。”穆清和一脸淡定地背诵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老爷子听得非常认真,等穆清和背完,他发现外孙又是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心中十分欣慰高兴。

    “和哥儿,看来你这段时间真的有在好好读书。”

    “外祖父,我既然决定参加科举,自然会努力拼命读书。”穆清和问道,“外祖父,您帮我找到先生了吗?”

    孟家老爷子瞧着外孙一副着急地模样,满脸宠溺地笑道:“已经帮你找到了,不过人家并没有答应收你为学生,你要想成为他的学生,首先得通过他的考核。”

    一听找到了先生,穆清和一张小脸顿时放起光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外祖父,您找的先生是谁啊?”

    “是我一个好友以前的同窗姓江,他曾中过举,还中过进士,但是因为一些事情受到牵连,被罢了官,从京城回到苏州。”孟老爷子提到这个江先生,脸上是满满惋惜的表情,“回到苏州后,江先生就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曾经姑苏书院的院长邀请江先生去姑苏书院教书,但是被江先生拒绝了。”

    “为什么,他不喜欢做教书先生吗?”穆清和说到这里,想到刚才孟老爷子那番话,心里不由地担心起来,“外祖父,这位江先生应该不会收我为学生吧?”话说回来,像这种怀才不遇的人,性格脾气一向都很孤僻或者怪异。

    “等用了午膳,我带你去拜访江先生。如果你通过了江先生的考核,说不定江先生会收你为学生。”孟老爷子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其实也没有底。

    “外祖父,所谓的考核,应该是借口吧?”穆清和觉得这个江先生应该是抹不开面子拒绝外祖父的朋友,所以就想了通过考核这么一个借口。

    “江先生虽然拒绝去姑苏书院教书,但是他曾经收过学生,并且他的学生也考中了进士,如今在京城做官。不管是不是借口,我们都要去拜访一下。”孟老爷子说完,又补充一句道,“如果你通过了江先生的考核,说不定江先生就会收你为学生。”

    穆清和心想去拜见一下又不会少块肉,点点头乖巧地说道:“好,我跟您一起去拜访江先生。”

    “如果你得到江先生的青睐,成为江先生的学生,那么你以后说不定能考取到功名。”孟老爷子望着穆清和的眼神一下子变得认真严肃起来,“和哥儿,你要想办法让江先生看中你。”

    穆清和心想他怎么想办法,难道给江先生表演一段才艺吗?

    “外祖父,我努力让江先生看中我。”说完,他想起一件事情,“外祖父,我们去拜访江先生,总不能双手空空地去吧,我们要不要去买些东西带去?”

    “不用,江先生不喜欢这些俗礼。”

    “好吧。”话说回来,古代有才华的文人学子们都比较清高,不喜欢这些俗礼很正常。

    说完江先生的事情,孟老爷子又开始考起穆清和的功课来,还是考《孟子》,直到用午膳才停下来。

    等用完午膳,孟老爷子就带着穆清和前往南城区拜访江先生。

    南城区明显比西城区破旧了很多,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干净整洁。

    江先生住在南城区比较偏僻的地方,他的家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花草草,十分漂亮。

    穆清和他们到的时候,江先生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江先生,打扰了。”孟老爷子朝江先生抱拳行了个礼。

    “孟先生,客气了。”江先生抱拳回礼。

    “江先生,这就是我的外孙,穆清和。”

    穆清和走上前几步,朝江先生行了个大礼,“晚辈穆清和见过江先生。”他原本以为江先生是一个奇怪的老先生,没想到江先生却是一个温文儒雅的先生。

    在穆清和跟着孟老爷子走进院子时,江先生就注意到穆清和,因为这孩子长相太过出众,再加上这孩子气质干净清贵,很难让人不注意到他。

    “起来吧。”

    “谢江先生。”

    江先生请孟老爷子跟穆清和去大堂里坐,并且亲自给他们端来茶。

    孟老爷子喝了几口茶后,就开门见山地跟江先生说道:“江先生,这次来拜访您,就是想看看和哥儿有没有荣幸成为您的学生?”

    江先生放下手中的茶盏,望向坐得非常乖巧地穆清和。

    “穆公子。”

    穆清和听到江先生叫他,连忙站起身行礼:“晚辈在。”

    “你为什么要读书?”

    穆清和听到这个问题,微微愣神了下,随即非常诚实地说道:“晚辈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

    江先生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参加科举?”

    穆清和这次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迟疑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回答不好,这位江先生就不会收他为学生。

    江先生见穆清和迟迟没有回答,略微疑惑地问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吗?”

    “江先生,您是想听假话,还是想听真话?”

    江先生听到穆清和这么说,有些讶异,他没想到穆清和会说出这番话。

    “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

    孟老爷子怕外孙说错话,向外孙使了使眼神,示意他小心回答。

    穆清和送给孟老爷子一个安心地眼神,随即回应江先生的话。

    “江先生,假话就是我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目的是为国效力,造福百姓。”

    江先生没想到穆清和刚才的回答竟然是假话。一般来说,学子们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目的就是为国效力,造福百姓。

    “真话是什么?”

    孟老爷子也被外孙这番话惊到了,心想完了。

    “真话就是我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是为了出人头地。”什么为国效力、造福百姓,他没有这么伟大的梦想。“我不想骗江先生您。”他觉得在像江先生这样的文人学士面前,还是说实话比较好。

    江先生对于穆清和这个回答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问道:“出人头地后呢?”

    “出人头地后,自然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其实,穆清和说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原句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江先生听到穆清和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改变了下,眼底划过一抹惊讶,随即笑着夸赞道:“好,说得好!”

    穆清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多谢江先生夸奖。”

    江先生突然说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穆清和听到这句话,下意识地回答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接下来,江先生开始正式地考核穆清和。

    作者有话要说:  穆清和:说实话,卧蚕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就是为了让我一家人在明朝好好地活下去。

    作者:卑微啊。

    最后还是求收藏!求留言!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