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三国

谁主三国 > 第257章 舌战群儒

第257章 舌战群儒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着几分血性的,这是每个人从出生起便注定好的,不过,在随着时间的消逝下,那种血性也会渐渐的被磨掉,最后,大家也都变成了好人,变成了不问世事的好人。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只要能够保全自身与家人的安危,对对错错的,有那么重要吗?

    而江东富庶,这里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这里就像是人间天堂般的梦幻。这里,是温和的是静谧的,直到一个人的闯入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孔明仍然记得鲁肃与他说过的话。

    你要说动的不是吴侯,而是那群被时间岁月磨去了棱角磨去了血性的老人,他们在朝堂上是很有分量的,而他们本身的言论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如此看来,倒是与他所想象的差不了多少。

    孙权正值青年,当然是幻想着帝王霸业,幻想着一战成名,不过,他底下可全都是老臣,还是保守派的老臣,所以,对付他们可是一番功夫。

    而除了这些老人之外,还有一个并不确定的周瑜,不是说怀疑周瑜会不会同意那联合抗曹的方法,而是说周瑜可能会嫌弃刘备这么个盟友,从而打算以自己这边的军队实力去拼一拼。

    其实,别管是哪一边,人家曹相那儿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孙权这儿加起来还没有多少呢!不过区区十万而已。

    不过,人数多的那一方并一定会获胜,官渡之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所以,孔明的任务不止是说服这些老臣,他还要想办法在周都督面前证明他自己。

    如此看来,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

    进了吴宫,拜过吴侯之后,孔明和孙权的年龄相仿,所以,他看着那眉宇之间似乎隐隐有几分帝王志气的孙权,不觉得有些羡慕。

    羡慕什么呢?该是他的还是他的,不该是他的也不会有,一切都是命,而孔明恰恰是那种不相信天命的人。

    不管怎么样,既然他选择了刘备,那么一定要做出一番作为。

    孔明可不敢当着那文武百官的面和孙权在这儿打太极,于是,他一踏入那吴宫后,立马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孙权说了。

    “吴侯,曹贼篡汉,天下共诛之,我想,吴侯也会尽几分力吧!”孔明笑着说道。

    这话是在给吴侯孙权下套,而且已经下的非常明显了。曹贼与他们是对立面上,所以,身为诸侯之一,孙权是很有必要迎战曹孟德的。但是从主观推测以及客观事实方面来考虑,江东不过十万大军,而曹孟德却有几十万大部队,要是打仗的话,那这仗能打吗?

    孔明想到的问题吴侯也想到了,底下那帮子并不傻的重臣们也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于是,下面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声音,然后还要人站起来说什么哪怕血溅于此也要阻止孙权的荒唐的话语……

    当然,为了避免那傻子说出更多的冒犯孙权的话,那傻子被脱了下去,至于最后会怎么样,那也不是孔明可以过问的。

    孙权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看着孔明,这意思是在说,看吧看吧,我没有自主权,你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咳咳!”孔明让大家先镇定下来,然后开始逐条分析道,“诸位都是讲究和平的人,然后看着那曹孟德侵占了江东,拿下南方,统一中原,最后,江东沦为了一个陪衬,被无情的抛弃,而你们所谓的忠义,也成了那帝王座上的曹孟德的私属。难道,这样的情形,就是你们想要见到的吗?”

    “这……”众人相互望望,然后一时语塞。

    “不错,你们反对也好,或许主动投降,那曹贼还可能因为你们吴侯态度诚恳,而让他继续掌管着江东六郡,这样对大家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不是吗?”孔明继续鼓励着说道。

    对于孔明的这些话,事先领会到孔明的“毒舌精神”的鲁肃并没有受到干扰,反而只是自顾自的回去睡了。

    “先生,我们不是不同意对战,只是敌方八十万大军,而我方不过十万,这场战争,怎么打?还有打的必要吗?”有一保守派的理智老头提出了异议。

    而有了人提出异议之后,大多数的人也都跟着。

    “我是做什么的?将一切的不可能化之为可能。其实,只要你用心的去做,这世上没有什么难的事情可能难住你,当初那官渡之战,曹贼又是怎么赢的呢?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不会那就学习模仿啊!反正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孔明很“燃”的激励着大家的心情。

    在听了孔明的分析之后,说话的声音渐渐的小了下来。因为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听,有一部分人不屑于听,而最后的那少部分的人,他们都在猜测着故事的后续结局。

    不过,孙权倒是没有其他人那么乐观,“先生,还有一人,只要你能够说动他,那么我就同意结盟。”孙权慷慨的说道。

    “内事不决问张昭,问事不决问……周瑜!”

    这人是周瑜。

    周瑜本来就有着抗曹的心,这一点,孙权可是非常了解的。只不过,那刘备过去要是直接借用周瑜这个人才,恐怕没有谁会愿意的吧?

    彼时,周都督正在赤壁练军,而孔明急急的赶过去,为了说服那个有着不小的地位的都督。

    当年孙策死的时候能留下那句遗言,若不是周瑜能力突出,那就是周瑜和孙策关系密切,或许两者都有。

    久闻周都督美名,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明也算是满怀希望的过去了,因为他要做的,是证明自己,让周瑜看得起从而答应联合。别人凭什么会看的起?只有你自己去做,来证明有合作的必要。

    孔明在指路人鲁肃的指导下看见了周都督,果然传说不是盖的,那周瑜也的确是有美周郎之称。

    “久闻都督大名,今日得一相见,真是亮三生有幸!”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