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小妆娘

摄政王的小妆娘 > 第59章 命运

第59章 命运

    裴宝儿看着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毫无仪态的北雁,不禁有些失笑。仔细一看,似乎这姑娘跟大妮还有两三分相似呢,说不得这便是当时还不怎么宽裕的自己大发善心的缘故吧。

    思及此处,她的思绪又飘回了海风悠悠的东临城,那段短暂的快活日子。

    “主子,您这些年都在哪呢,过得好不好?”北雁勉强收住了泪,十分不见外地凑上来打量她,结果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呼出声:“呀~主子您的手~”

    裴宝儿莫名其妙:“怎么了?”

    她这一次醒来之后,全身上下唯一的变化就是那道离奇消失的红印子。她能想到的解释就是,约莫那是个封印着她记忆的“门锁”。

    但除此之外,她整个人好好的,并没有伤了瘸了,更没有动不动就这儿痛那儿疼的。相比先前那次受制于裴姝的病娇躯壳,整天不是昏迷就是吐血,如今这模样已经让她心满意足了。

    北雁又恢复到了泪眼朦胧的状态,悲伤地指出:“您的手都粗了!”而后嘤嘤嘤地心疼裴宝儿做了粗活,这些年定然过得很苦,又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日找到主子,云云。

    裴宝儿:“……”她有涂过乳霜的好吗?!!

    北雁是她身边最倚重的婢女,不怎么聪明,也没什么特殊的手艺,就是极为忠诚。她也是唯一一个伺候着她去了陪都,最后险些跟她一起葬身崖底的人。

    在裴宝儿模糊的记忆中,原书剧情里,那次坠崖北雁应该是受了重伤,两个弱女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回京城求助,反而是隐匿在民间,直到“她”把孩子生下。“她”翘辫子后没多久,北雁遵照“她”希望这孩子在民间无忧无虑地长大的遗嘱,将孩子托付给了一户好心的普通人家收养(正是太兴县的王家富户),而后嫁给了邻近的人家,以普通邻居的身份默默守护着那孩子长大。

    结果现在全然不同了,裴宝儿不知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难道是当年自己那一推发生了蝴蝶效应?

    她百思不得其解,一时有些沉默,旁边的白露便凑趣道:“北雁姐姐,你消息可真灵通,咱们几个昨儿还在找人给你送信呢,没想到信使刚走,你就来了~”

    这话提醒了裴宝儿,是啊,她才被弄回来几天,北雁就回来得这么凑巧,除非……

    “是王爷让人带奴婢回来的,说是您回来了。”北雁老老实实回答,还绘声绘色地描述起了当时的情景:“奴婢自然是不信的,人死岂能复生。奴婢当时以为,来使是旁的什么小人派来作弄奴婢,或是有什么阴谋的,还拿着拂尘狠抽了他一通……”

    几个人笑成一团。

    忽然有小婢来禀告,说是小郎下学回来了。

    北雁惊问:“小郎?是主子……”

    裴宝儿点了点头,原本的笑意却慢慢收了起来,尤其是看着一蹦一跳背着小书包跑进来的小砚儿,她更是有些郁郁,不免回想起前几日跟齐珩的那场隔空“骂战”。

    这人莫名其妙的,忽然说小砚儿已经三岁了,该开蒙了,裴宝儿怎么拦都拦不住,毕竟这是他的地盘。于是,从今天开始,小砚儿一大早还是被他捎进了宫,只是没有跟着他在宣政殿吸引眼球,而是被丢到书房连同其他几位同辈的皇家子弟一起上课去了。

    小砚儿最近几日见到的生人很多,这会儿见了北雁也不惊讶,只脆生生地笑问,“美人姨姨是谁?”这称呼又是惹得众婢笑了起来。

    裴宝儿摸了摸他的大头,顺便问了他几句上课的情形。

    他却笑眯眯地只说好,全然没提他今天如何捉弄了另外几位身份尊贵的“同学”的事。说到最后,还自吹自擂道:“先生夸我聪明呢!”想到自己背书背得流利,先生说自己什么过目不忘的,想必是个好词儿,小砚儿便得意地挺了挺胸。

    裴宝儿看着脸上焕发出别样光彩的儿子,心念一转,忽然想到一事,暗暗有些心惊。

    这个世界的走向变化之大,已经不仅仅是该死的人没死成的她了,更不只是本该收养小砚儿、最后以新皇养父母身份被封了国公爵位的王家夫妇。

    事到如今,再想起第一次穿越前机缘巧合看的那本书,裴宝儿甚至不记得书名叫什么了,毕竟中间兜兜转转隔了好几年,只记得大概剧情。整本书是以男主视角展开的,大致是说,一个出身尊贵、却从小流落民间的正牌皇子是如何鸡飞狗跳地过市井生活,又是如何从一介纨绔转性跑去参加科举,而后登门入室成了朝廷官员,搅动一番风云,再到身世被揭开之后的系列波谲云诡的朝堂斗争的故事。

    总的来说,男主是个大智若愚的小可爱,虽然有着男主光环,但是没开后宫,从头到尾只有女主一个正宫,十分专情。以至于,当时裴宝儿看的时候有多羡慕女主,她就有多唾弃男主他爹。

    这就要从男主为何从小流落民间的本质原因开始讲了,无他,只不过是利益博弈酿造出的苦果罢了。

    且说这书中的裴王妃虽非权贵出身,但其曾祖官至太子太傅,祖父乃翰林学士,生父时任礼部左侍郎,伯父时任国子监祭酒,可谓是满门清贵。这些官职虽然不像内阁首辅这等大权在握,但裴氏一族在清流中名声极好,满朝文官几乎过半都和裴家有着师徒、同年、同学等七弯八拐的关系。尤其是做过帝师的裴老先生当年很得老皇帝心意,去世多年后,老皇帝提起来还是怅惘不已,又因裴家小辈文采出众的不少,更是对这裴家极为偏爱。

    而相形之下,如今的摄政王、当年的平王就不怎么得老皇帝看重了。封号在他的那些兄弟中最为平庸不说,被扔去历练的也是最苦、最没前途的工部。当时还没立储,但大多数人要么看好已逝元后留下的二皇子瑞王,要么看好第二任活得好好的皇后生的四皇子安王,少数人觉得大皇子占了长子的位置没准也有余力一搏,就连一年里八个月都在喝药汤病恹恹的五皇子康王都有人下注,只因其生母曲昭容入宫多年圣宠不衰,而魏淑妃除了个四妃的位置什么都没有。

    于是,当年的平王要择妃时,魏太妃力排众议,愣是给自家儿子定下了裴家这门亲事,此举让不少观望的人大跌眼镜。

    心思活络的人开始重新站队,但他们很快发现了平王殿下和裴家女这桩联姻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裴王妃入府三年连个蛋都没生下来。

    彼时,诸位成年皇子间的明争暗斗愈加激烈,魏太妃觉得势单力孤,又为了让自家儿子摆脱无子的诟病,她一手策划了平王殿下和忠武伯之女在某次宫内赏花宴上的偶遇,然后说动了老皇帝下旨赐婚。当然,赐的是侧妃。而这林氏也十分争气,入府两月便传出喜讯,而后生下了个大胖儿子。

    与此同时,老皇帝蠢蠢欲动了多年的北巡终于成行,他兴致勃勃,带着大半朝文武官员前行,尤其是文官,主要想让他们多在途中写些赞颂自己治下的河山如何富饶之类的诗词歌赋,没想到,一行人却在甘州遭遇了北狄铁骑的突袭,几乎全军覆没。

    原书剧情里,裴王妃的最大倚仗——她的父亲和伯父——全都死于北巡,裴家一下子就垮了。而平王因向来不受老皇帝喜爱,被丢在京城和康王一同监国,他逃过一劫,而且最幸运的事,他的几个争储对手几乎全被灭了。然后,这位平王疑似把自己的五弟康王干掉了,自己轻而易举就登上了皇位。

    但,他在立后之时遭遇了极大的阻挠。

    忠武伯虽说只是个伯爵,但他祖上都是武将出身,这么些年也一直负责守卫北疆。当时北巡之乱初起于甘州,是忠武伯最快赶来营救,这才收拢了被打散的大军,和北狄人打了整整十年,才将他们彻彻底底赶出了嘉禾关之外。也就是说,自北巡之乱起的十年间,林家一直掌控着北疆兵权,举足轻重。

    一个裴氏正妃,娘家败落;再一个林氏侧妃,娘家军权在握,她还生下了长子。孰轻孰重,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早在北巡之变发生前,裴氏就已经避居到了陪都,几乎过起了隐世般的生活。平王登基之后,她便悄无声息地“病逝”了,林氏如愿以偿登上后位。再之后,便是成年后的男主和林皇后及其子之间的争斗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当年的平王殿下齐珩没当皇帝,而是做了个劳什子摄政王?被拱上帝位的也不是他底下那些活蹦乱跳的弟弟之一,而是个毛都没长齐的皇孙?

    连皇帝都能换人当,这本书的走向也太奇怪了,怪不得裴宝儿第二次穿过来之后毫无察觉。也就听人家说起北巡之乱时略觉得有点耳熟,但书里那场战前前后后打了十年,这里似乎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解决了,完全对不上嘛!

    而且,就她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以及从裴子孟口中了解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来,裴家的两位大佬现在还都活得好好的。北巡之乱中满朝文武翘辫子的确实不少,但多半都是些老头,中坚力量像是买了彩票一样,全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缘参加那次北巡,也幸运地躲过一劫。

    所以,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这本书改得面目全非的?

    按照这个走向下去,只怕她的小砚儿是当不成男主,霸气全开一统天下了……

    因为原书写的是小可爱男主的故事,对其身世和上一辈的恩怨只是稍微一提,竹山一事更是直接一笔带过,很有几分春秋笔法的意思。于是,裴宝儿一直不太确定,当时到底是谁在竹山下了黑手。

    主要嫌疑人无外乎齐珩本人、魏太妃、林侧妃这几个了,尤其是齐珩,这个为了子嗣、储位可以分分钟放弃发妻的人,绝对是最大怀疑对象。

    但,如果是他的话,他何必要扮深情多年不娶,连最想要的皇位都拱手让人,为了她更是数次东奔西跑?

    裴宝儿如今愈发搞不懂齐珩在想什么了。

    就如同北狄公主一事,她见了这位闻名京城的蛇蝎美人一面,却意外发现对方在自己面前老实得像只小绵羊,话里话外似乎都在表示“我对摄政王一点兴趣都没有,王妃您千万不要想太多”,诸如此类

    。

    最有趣的是,所谓的“高眉深目”等异域特征,在她看来不过是在轮廓略微英气的底子上施加了些许化妆技巧罢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强行把个亚洲人化成欧美风,虽然有点麻烦,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这公主压根不是异域人士,甚至不是公主本人,总不会是他的人吧?

    齐珩若是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通,随随便便就能把个北狄使团当傻子耍,还在不动声色之间利用这位“公主”搞事……他这份才能不用来一统天下,反倒用在她身上又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