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低语

心灵的低语 >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塞涅卡的散文《论幸福生活》是为他的哥哥加里奥(gallio)写的。在这篇散文中,塞涅卡解释了怎样做才是追求安宁的最佳方法。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使用理性来赶走“所有那些使我们激动或使我们受到惊吓的事物”。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保证有“无法被破坏的安宁和持久的自由”,我们就能体验“坚实的、永恒的、无穷尽的愉悦”。的确,他声称(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践行斯多葛主义原则的人,“无论是否愿意,他都一定能够得到恒久不变的欢悦和一种深邃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因为他是从自己的智慧中找到快乐的,他也不可能渴望得到比他内心深处的愉悦更大的愉悦”。而且,和这样的愉悦相比较,**的快乐是“不重要、微小和转瞬即逝的”。

    塞涅卡告诉他的朋友鲁基里乌斯,如果他想要践行斯多葛主义,就必须把“学习如何感到愉悦”当做一件正事来做。他补充说,他要鲁基里乌斯践行斯多葛主义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不想让鲁基里乌斯“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剥夺欢乐”

    (一)

    根据墨索尼亚斯的思想,我们都应该研习哲学,因为除此之外,我们靠什么才能生活得更好呢?而且他说,学习哲学应该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人格;更确切地说,当一个哲学家演讲时,他的话应该使他的听众颤抖、使他们感到惭愧,当他说完之后,听众不是应该给他喝彩,而是应该被震慑得一言不发。

    (二)

    爱比克泰德早年就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还是一个青年时,他就四处奔走,询问人们他们的灵魂是否健康。如果人们忽视他,他就会坚持追问下去,直到人们威胁要揍他为止。

    根据古典学者安东尼·a.朗(anthony  a.long)的说法,爱比克泰德希望他的学生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渴望从哲学中受益;第二,理解献身哲学所带来的将是什么。”爱比克泰德明白,对于还没有认识到自身不足或者不愿意采取必要措施去克服这些不足的学生而言,他的话都是废话。他把他理想的学生描绘成这样的人:满足于“生活得不受束缚、不遭烦恼

    他告诉学生,斯多葛主义的学校应该像大夫的诊室一样,让患者感到难受,而非舒适。

    爱比克泰德认为,哲学的主要关注应该是生活的艺术:正如木材是木匠的介质、青铜是雕塑家的介质一样,你的生活就是你践行人生艺术的介质。

    (三)

    在《论述》中,爱比克泰德假想自己同宙斯进行了一次对话,在对话中宙斯用下面的言辞解释了自身的窘境:“爱比克泰德,假使有可能,我本应该既给你这个小小的身躯,也给你这份微薄的财产——让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然而既然我不能给你这个,我们就把自己的某一个部分给了你,这就是选择和拒绝、渴望和厌恶的能力。”他补充说,如果爱比克泰德学会恰当地使用这个能力,他永远也不会感到挫败和不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