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首页|玄幻|仙侠|言情|历史|网游|科幻|恐怖|其他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 第18节

第18节

    准备100顶高帽子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大才子叫袁枚,他少年聪慧,资质过人,二十多岁时已经名满天下,年纪轻轻便踏入仕途,担任七品县令。首发

    赴任之前,袁枚特意去拜别他的恩师——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尹文端,顺便聆听老师的教诲。

    尹文端见学生登门,心中自然十分高兴,就问袁枚道:“当官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小小年纪就做上了知县,有什么准备啊?”

    袁枚见老师询问,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只是准备好了100顶高帽子,只要逢人就送上一顶,办起事来就会容易很多了。”

    尹文端听了这话有些不太高兴,说道:“为官要正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书,怎么学会搞这一套了呢?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

    袁枚回答道:“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人人都喜欢‘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呀!”听到袁枚这么一说,尹文端马上就转怒为喜。

    袁枚从老师的家里出来后,就感慨地说:“我准备的100顶高帽子,还没到任,就已经送出去一顶了。”

    人是最经不住恭维的动物,这是由人性的弱点决定的。求人办事时,如果你会说一些漂亮的恭维话,会送一顶顶高帽子,肯定会让对方心花怒放,办事也就顺利多了。

    恭维是一个中性词。恭维人和被恭维人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或者说恭维是一种平视的举止。还有两个词叫做巴结和奉承,都是贬义词,巴结、奉承的人多少有点仰视自己的巴结对象。所以,要区分恭维与巴结或奉承是很容易的。恭维是现代社交礼仪重要的一项。观察周围,我们很容易看到恭维的例子。

    如果每天上班,你的同事这样对你说:

    你学过服装设计吧,怎么把衣服搭配得这么好呢?

    你好像很喜欢古典式的服装,我觉得你很适合这种风格的衣服!

    你的字写得真不赖,很有书法的味道,没有数十年的功底,是写不了这么好的!

    听了这些话,你是不是心情变得特别好,无论对方提出什么要求你都不会拒绝?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恭维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指出,人在温饱之后,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自我实现”。人人都爱听奉承话,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位杂志社编辑,他对说服那些作家很有一套。不论那些人如何忙,他都有办法使其答应为他写稿,谁都无法拒绝他的要求。

    他常常这样说:“当然我知道您很忙,就是因为您很忙,我才无论如何都要请您帮个忙。那些有空闲时间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总不如您的好。”

    据他所说,这种说法从未失败过。

    善于恭维他人的人,最容易讨得他人的喜欢。《人性的弱点》一书的作者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想使人喜欢你,或者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那你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谈论他人感兴趣的问题,学会投其所好。”恭维便是投其所好,只不过投的是人皆有之的虚荣心。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刘备攻占西川,将勇将马超纳入麾下,封其为平西将军、都亭侯,同时厚赏老部下和新降的文武官员,封五虎将。远在荆州的关羽得到了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五千万、蜀锦一千匹的赏赐。

    关羽听后不服,认为马超刚刚来投,也没立多大的功劳,就得到了这么高的官职,令人难以信服。于是他叫来儿子关平,说:“我要你去趟成都,一来是向你伯父致谢,二来你还要代为禀告一件事。我听说马超武艺非凡,故打算入川和他比武,看看到底是谁更胜一筹。”

    关平来到成都,面见刘备,禀报此事。

    刘备听后大惊,说道:“荆州是我等立身之本,如果云长擅自入川,谁来防守荆州?马超武艺不在云长之下,如果二虎相争,无论哪个有点闪失,都非同小可。这如何是好?”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军师诸葛亮却说:“主公不用烦恼,只要我修书一封,定会让云长回心转意,安心镇守荆州。”

    诸葛亮写好书信,让关平快马加鞭带给关羽。关羽见到关平回来,连忙问:“你可曾向伯父提到我要入川和马超比武之事?”关平说:“我已经向刘伯父禀告了,现在有军师书信在此。”

    关羽打开一看,诸葛亮的信是这样写的: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言虽狂简,惟冀明照。

    关羽看完,自抚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从此再也不提找马超比武的话题了。

    诸葛亮巧妙地用一顶高帽子化解了一场生死搏斗。很多时候,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有趣,无论是满腹经纶的文人,还是技压群雄的武士,你若从正面与他们比文论武,未必能胜得过他们一招半式,但只要你动一动嘴,轻巧地送他一顶好看又实用的“高帽子”,立刻就能以柔克刚,化险为夷。

    俗话说:“对别人微笑,别人就会对你微笑。”既然好听的话人人都爱听,既然漂亮的帽子人人爱戴,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送给别人一顶高帽子呢?

    看最新章节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常言道:“老实人吃哑巴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都是我们的祖先总结出的地地道道的“真经”。

    人在婴儿时期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示,大多数时候哭表示饿了,母亲只要听到孩子哭了,就会喂奶,所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放到生活中就是,人要会善于或者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别人才会给予。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拉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最终却让自己陷入苦恼之中。要知道,与残酷的现实硬碰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必要的时候,能够拉下脸去求人,才有绝处逢生的机会。求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世道无常,没准来个乾坤大挪移,过两天人家来求你呢!

    当然,急病不能乱投医,求人办事之前,一定要对对象的情况作客观的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三国时期,有个叫许允的人在魏国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在他即将被带走时,赶出来告诫他说:

    “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意思是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情求饶。因为皇帝以国为尊,以公为大,不徇私情,所以只有晓之以理,才有可能保全性命。

    于是,见到魏明帝的时候,许允坦荡地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用’,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查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再处罚我不迟。”魏明帝派人考查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都很称职,于是魏明帝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他一套新衣服。

    说话看似很简单,上下嘴唇一碰,话就出来了,但要说好话是不容易的,所谓“成也嘴,败也嘴”。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没有挽回的余地。所以,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礼貌第一

    所谓“礼貌”是指应该尽量选用被请求者乐意接受的称呼,像在问路、请求让座时,这一点就显得非常重要。问路时,称对方为“老头”“小孩子”,那你肯定一无所获;若改用“老人家”“小朋友”等,效果就会好些。

    我国古代有一个“以礼问路”的故事,说的是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苏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忽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一位放牛的老人,就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从这里到苏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老人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30多岁的人,因为他没有礼貌,心里头很反感,就说:“走中间的那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远的路程。”那人听了很奇怪:“哎!老头,你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老人说:“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里)了!

    ◎以情动人

    世间事逃不过一个“情”字,求人办事时更是如此。只有真情才能感动人,只因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为真情所动。当然,表现“情”时不能冷冰冰的,也不能表现得过度热情。求人办事时,“情”的展现也只是一种客套而已。

    ◎先捧后求

    所谓“捧”在这里是指对所求之人的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称赞,并不包括那种漫无边际、肉麻的吹捧。求人时说点对方乐意听的话,尤其是顺便就所求之事称赞一下对方,也不失为一种求人的好办法。!

    ◎别说“你也可以”

    开口求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出“你也可以”这样暗含次等意味的词。

    因为这会使听者产生不悦之感。最好说一些“你是唯一的”之类的话,以此来激发他的荣誉感,比如“这件事只有你才能帮我了”“我实在找不到比你更适合的人了”等等。

    ◎互利承诺

    这是指在求人时不忘表示愿意给对方以某种回报,或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时也会对求助者多一份好感。(!≈

    ◎商量口吻来求人

    既然是求人帮忙,当然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开口请求的时候,应以委婉商量的语气说出自己的困扰。多用“请”“麻烦”等词语。商量的口吻,显示的是对对方意愿的尊重,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就心理学角度而言,那些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命令语气,最易招致人们的反感。而以平等的姿态、商量口吻提出的请求,通常都能得到人们正面的回应。

    掌握说话的技巧,领会求人的艺术,才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求人办事的目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只要将以上的说话技巧仔细揣摩、用心领会、付诸实践,求人办事又有何难!

    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