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大明宫匠 > 第二十四章 不是闲人闲不得03

第二十四章 不是闲人闲不得03

    3

    家乡传来噩耗,老父亲蒯福能病逝。蒯祥上表请求回乡丁忧,走之前,他在家里先举办七日家祭。

    堂屋已改成灵堂。灵堂正中案子上的牌位是:“先考蒯公讳福能”,牌位前摆放着香烛与祭品。

    蒯祥和蔡小芹一身缟素,跪在灵堂里,接受来宾们的吊唁。

    已是申时,蒯祥正准备结束这一天的祭奠,田铎忽然快步走进灵堂,禀报:“于谦大人携眷前来吊唁。”

    “你去迎迎。”蒯祥吩咐。

    “喏!”

    于谦领着夫人董氏、儿子于冕、女儿于璚英走进灵堂,跪拜亡灵牌位,然后走到跪在地上的蒯祥跟前,殷切慰问:“廷瑞兄节哀顺变!于谦公务缠身,来晚了!”

    蒯祥感动地说:“廷益兄就要去河南、山西走马上任了,还拨冗带着全家人来此致祭,谢谢了!”他转过身。“田铎,带于大人到院子里喝茶去吧。我一会儿也过去。”

    于谦拱拱手,携一家人,随田铎走出灵堂。

    蒯祥对小芹道:“你也别在这儿跪着了,去把廷益的夫人和孩子请到厢房,你陪陪他们。”

    小芹站起身。

    正说着,三保太监郑和走进灵堂,向蒯福能的牌位跪拜,随后走向蒯祥:“廷瑞节哀!”

    蒯祥跪迎:“谢谢三保大人!怎么还惊动了您?您这么忙,竟还专程来寒舍致祭。蒯祥重孝在身,有失远迎,实在不好意思!”

    自郑和调去南京,蒯祥就再没见到过他。今日他亲自登门,令蒯祥百感交集。

    郑和道:“廷瑞太客气了。郑和奉旨进京,正赶上令尊的事情,岂有不来拜一拜的道理?”

    今日已是家祭的第六天,该来吊唁的人都来过了,况且时辰渐晚,不像会再有人来的样子。于是蒯祥站起身:“三保大人,请移步庭院。恰好廷益也来了,我们一起喝杯茶吧。”

    “请!”郑和道。

    二人相随走出灵堂,来到院子里,与于谦一起饮茶。

    于谦问:“廷瑞兄,令尊驾鹤西去,你要回家奔丧吗?”

    蒯祥答道:“去年家慈过世,蒯祥忙于献陵工程脱不开身,只好夺情。这回家严又走了,不回去就实在是大不孝了。蒯祥已向朝廷告了丁忧,回香山老家守制。”

    于谦道:“廷瑞兄身为工部主事,皇家工程依仗于你。听说你们香山帮里,杨青等几个有经验的老工匠陆续退休,你再一走,工程上怎么办?圣上未让廷瑞兄夺情吗?”

    蒯祥道:“还好,目前国都未决,京城没新开啥要紧工程。仁宗皇帝的献陵只剩下些收尾的活,有我师叔蔡大人有条不紊地掌握着工程进度,做定盘星呢。再说,陆祥已从郑王府回到工部,出任主事。他是将作大匠世家出身,在工程上也是把好手,有他,还有周文铭等骨干帮衬,工程不会出大问题。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以圣上没拦蒯祥回去。”

    “百事孝为先,”郑和道。“当今天子以孝治国,在官员丁忧的事情上,他一向是能通融便通融。”

    “三保大人,都说您又要下西洋了,是真的吗?”蒯祥问郑和。

    “是真的,”郑和回答。“咱家奉旨,一路从南京赶来,就是商议第七次下西洋事宜的。”

    于谦道:“三保大人屡端率船队出海,抚远扬威,功莫大焉,令我等晚辈敬仰!”

    “皇命在身,自当鞠躬尽瘁!只是咱家年已花甲,近来总感觉力不从心。此次幸有王景弘与我同行,可以替我分担一些责任。”郑和说着,咳嗽起来。

    郑和说的王景弘是他的老搭档,也是一位中官,现与郑和共同率领下番军镇守南京。王景弘曾数度随同郑和下西洋,无论是航海还是带兵,也都算是可以完全依赖的行家里手。

    “蒯祥后日就要启程回乡,三保大人又要再次扬帆远航,还有廷益兄,也已领下了河南、山西两省巡抚,我们就此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再见!”蒯祥的声音有些更咽。老父亲的去世使得他情感格外脆弱,不禁感悲起与友人们的诀别。

    于谦则豪情万丈:“诶,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虽天各一方了,可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郑和道:“廷益说的对,我们各自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就算是彼此惦念了!”

    田铎过来续茶水,对郑和道:“三保大人,还认识俺么?”

    “田铎!”郑和认出。“咱家当然认识你,你是廷瑞的徒弟,我们在长陵工地见过。”

    蒯祥道:“三保大人好记性。田铎如今已经是工部营缮所丞了。”

    “名师出高徒,可喜可贺!”郑和道。

    “三保大人,我们不仅在长陵工地上见过,我们还在别处见过,”田铎道。“不过,当时俺看见了三保大人,三保大人却没看见俺。”

    郑和诧异:“这又是怎么回事?”

    “那年您去南京赴任,路过乐安时寻访俺师娘,当时俺是朱恒的囚徒,修城墙的苦力,大人进城之际,俺正好在城头上干活。”

    “你为何不叫我?”郑和问。

    “怎么没叫?”田铎道。“可楞被牢头给摁住了。为此俺还挨了一顿板子呢!”

    郑和恍然大悟:“我说呢,当时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喊了一声‘三保大人’,我派手下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任何人。原来竟是你!这朱高煦也太无耻了,我在王府问他小芹的下落,他愣是瞪着眼睛一推六二五。廷瑞,这件事咱家没办好,致使她在乐安多关了半年,实在是有负重托!”

    蒯祥道:“这是哪里话。此事责不在大人,是朱高煦太过狡猾了。他一个堂堂的王爷,在自己的地盘上藏个把人,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大人您人生地不熟,找起来自然有如大海捞针。”

    于谦道:“幸好小芹妹妹最终脱离了虎口。我来说句公道话吧,凡事看结果,结果好就叫圆满。苦难的插曲反会使人更为珍惜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日在一起的平淡日子,廷瑞兄只当那是一次考验。你们伉俪不仅通过了考验,而且还得了满分!”

    “还是廷益会说话,”郑和道。“瞅瞅,里里外外的理全让他给占了。他不当两省巡抚谁当?”

    “不是于谦会说话,是我太了解他们两口子了。”于谦道。

    那边的厢房里,蔡小芹也在陪着于夫人董氏说话。

    七岁的于冕、五岁的于璚英、两岁的蒯钢在一旁玩耍。

    秋红在帮着小芹哄摇篮中的婴儿蒯义。他是蒯祥与小芹的第二个儿子,刚满三个月。

    于冕打了一套长拳。

    蒯钢拍手喝彩:“好!”

    于冕问蒯钢:“你也喜欢武术?”

    蒯钢道:“钢儿喜欢武术!冕哥哥,你教钢儿打拳吧。”

    “好啊,我教你。”于冕摆出马步架势。

    蒯钢学着他站马步。

    于冕指导:“站马步,腿要这样,往下蹲!”

    蒯钢努力蹲下幼稚的双腿。

    璚英对于冕说:“哥,爹让你多读书,你怎么就是对练武上心啊?”

    于冕道:“爹还说呢,岳武穆精忠报国,不学好武艺怎能够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小芹看在眼里,对董氏道:“嫂嫂的冕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气,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你家的钢儿也不得了啊,”董氏道。“幼小孩提,便存习武之志。”

    小芹道:“他爹和我还是希望他将来继承家族的手艺,当个好工匠。倘若有闲暇,就读读书。像于大人那样多好,一肚子学问,受到皇帝的赏识,年纪轻轻就领兵部侍郎衔,巡按两省。”

    “廷益那是遇上了明君,”董氏道。“你也知道,他的毛病就是太过耿直,这在官场上是要吃大亏的。”

    “耿直好啊,当下缺的就是像于大人这样耿直的大臣。”小芹道。

    “可是妹妹就没听过这句话么?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小芹若有所思。

    这时,于谦走进屋,对于冕道:“冕儿,别瞎比划了,我们该走了。”

    蒯祥夫妇领着蒯钢,送郑和及于谦一家到门口。

    蒯祥拱手作别:“三保大人、廷益兄,你们这一走,各自山高水远,多多保重吧!”

    郑和与于谦齐声:“大家各自珍重!”

    郑和上轿。于谦一家人上了马车。

    蒯祥望着他们远去,直到出了胡同口。

    “回屋去吧。”小芹道。

    蒯祥叹了口气,一脸悲戚之色。

    “怎么,心里有事?”小芹问。

    “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

    “三保大人的身体看上去远不如前了。一次西洋远航就要两三年,我总觉得,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他难过地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