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传

杜月笙传 > 第141章

第141章

    学生管理极为严格,校规由陈群亲手订定,由于他是东洋留学生,照日本规矩,入学之初必须剃光头。中国中学生剃光头的「苛政」,可能便由正始中学为始作俑者。

    因为学生剃光头的硬性规定,闯出了一则趣闻,杜月笙的大儿子杜维藩,是在正始中学读的高中,他并未能照杜月笙是学校创办人、大老阔的牌头,进学堂照剃光头不误。第一学期大考他功课准备不充份,怕缴白卷,被老师当场训斥,那就未免太难堪了,于是他约了一位姓顾的同学,公然逃考。

    讵料老师察觉立刻报告校长,而陈家叔叔更是毫不容情,一只电话通知杜月笙。当天下午放学,杜维藩坐了私家汽车,带了两名保镳回家,一见他父亲,杜月笙甩手便是一巴掌然后高声喝骂:「我办正始中学,你们去读书,就该格外的守规矩,给所有的同学做榜样。再说,你们三兄弟进正始,你是我的长子,你又该做榜样给你两个兄弟看。你居然敢逃考?这还得了!」

    从此以后杜维藩、维垣、维屏三兄弟便恪遵校规,一举一动如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丝毫不敢轻举妄动。杜维垣有时候还捣个小乱、杜维藩、杜维屏则始终是顶老实的学生,尤其杜维藩,他要做小兄弟的榜样,还要成为全体同学的模范,校长和老师,严厉的目光,直盯在他身上转。

    十九岁那年,杜维藩读到高中三,他奉父母之命结婚,杜月笙为他长子办喜事,包下了整幢新新公司,光是堂会戏便有两台。梅兰芳、高庆奎等名角一律到齐,有这么大的场面,新郎倌是个和尚头,未免不好意思,但是陈群决不容许学生犯规,连杜老板的大少爷要结婚也不例外。杜维藩无奈,只好禀过父母。求准校长,让他告两个多月的事假,请了家庭教师在家补习,把头发留到相当的长度,找一位高手理发师,勉勉强强的梳成西装头。然后结婚如仪。婚假一满,立刻刮去三千烦恼青丝,照样光头去上学堂。

    陈群风雨无阻,逐日到校,他除了主持校务,还兼「三民主义」的课程,有一次他发寒热,仍旧力疾授课,使正始学生大受感动。民国二十年时中学生要受军训,大概也是他从东洋搬过来的,正始学生每个星期都有两小时的军训课程。

    办这样一所中学,每个月经费需要四五千元,一年便是五六万块现大洋。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受到长江水灾和抗日战役的影响,市面很不景气。二十二年的阴历年,杜月笙开支庞大,入不敷出,差点儿头寸轧不平。同银行借了一笔巨款,方始顺利过关。将近大年夜的一天晚上,深夜一点钟了,杜月笙一只电话打给杨志雄,讲他过来谈谈

    杨志雄驱车前往华格臬路,没有客人,杜月笙歪在榻上,瞑目休息,听见杨志雄在走进来,他立刻翻身坐起,笑了笑说:「你请坐,杨老雄。」接下去又叹了一口气:

    「唉!今年的难关总算过了,这都是你们几位的大力。」

    杨志雄连忙逊谢,打了个哈哈说:

    「笑话,笑话!」

    「我今天请老兄来,是要跟你商量一件事情,」杜月笙沉吟俄顷,方道:「就是我办的那个正始中学,一年要用洋钿五六万,实在吃不消了。我想把它结束,你老兄的意下如何?」

    杨志雄心想,倘使杜月笙真要结束正始中学,那他就用不着找自己商量,结束正始商量的对象应该是陈群。如今他不找陈群而找杨志雄,杜月笙的原意恐怕还是如何扩充,或甚至于给正始中学筹一些固定的财源,因此他当时便说:

    「月笙哥,我觉得你不但不应该结束正始,反而要把它扩大。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这一般朋友都尊敬你,认为你不但是上海的大好佬,而且是中国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千秋万世以后,又有谁谁晓得你哩?老实不客气说,就讲造一座铜像吧,旁的地方没有法子摆,要摆就祇有摆在正始中学。」

    杜月笙摇头苦笑的问道:

    「老兄,这个办学堂的铜钿,是你出还是我出啊?」

    杨志雄莞尔一笑的答道:

    「月笙哥和我,谁也不必出。」

    杜月笙忙问:

    「你找得到出钱接办的人?」

    杨志雄一拍胸脯:

    「包在我身上。」

    胡文虎报恩捐笔钱

    第二天,杨志雄去看徐寄庼,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杜先生的正始中学,经费浩大,又是永久性的事业,由他独力负担,难期长远。他希望用徐寄庼的名义,邀一批金融工商界的朋友,筹募一笔基金。

    徐寄庼问:

    「目标大概是多少?」

    「十万元左右。」

    「那没有问题,」徐寄庼一口答应,「我可以百分之百的办到,祇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朋友由我出面来邀,但是,到时候杜先生一定耍到场。」

    「那当然,」杨志雄代杜月笙做了主:「本年就是他的事情嚜?」

    徐寄庼飞符召将,大家心领神会。翌日下午,假国际大饭店举行茶会,虞洽卿、王晓籁、张公权、周作民、唐寿民……大亨云集。开起会来,杜月笙、杨志雄列席,徐寄庼则担任发言人,十万元基金的数目方出口,与座诸大亨异口同声的说:

    「兴学是社会大众的事。人人都该尽力。这一点钱,毫无问题,由我们这几位朋友分摊了便是。」

    十万元筹足,杜月笙又觉得不过意,他雅不欲掠人之美,于是发出一批聘书,将出钱捐助正始中学的朋友,一概聘为校董。

    杨志雄办好了这一件事,再跟杜月笙建议:

    「十万只洋拿到正始中学去用,充其量不过维持两年。开源的路子走过了,回转头来就该研究节流。月笙哥你看是否讲陈校长来商量一下,学堂的经费可否节省一点」

    杜月笙深以为然,当下便说:

    「说做就做,我立刻派人去请老八。」

    夜已深沉,陈群早睡了,他从被窝里被拖出来,坐汽车到杜公馆。三个人坐下来一商量,杨志雄直话直讲,先作说明:

    「这些时来杜先生经济情况不好,天天都在过年三十,今年过了关,祇怕明年还有问题。正始中学这个包袱背在身上,负担很重,就不晓得在经常开销方面阿有什么可以撙节的地方?」

    陈群坦然的回答:

    「当然有。老实不客气说,因为经费充裕,所以才有今天的做法。老师的薪水高得吓人,学生的伙食好得过份。现在一个月的开销是四千多就算减少一半,再去掉零头,有两千只洋用也可以绰有余裕。」

    「好极了,」杜月笙一跃而起的说:「那么就这样办,我们细水长流,才好把学校永久办下去。今后开销便照老八的说法,两千只洋一个号头」

    正始中学渡过难关,继续往下办,杜月笙并不曾为他自己建立铜像。他在正始建的那座铜像是永安堂主人,以万金油、八卦丹起家的南洋华侨钜商胡文虎的。

    早年南洋华侨巨子,当以胡文虎、陈嘉庚财势绝伦,富可敌国,这两位富豪都在南洋起家、致富、发财,拥有广大的财产与事业,而且同样的是雄心万丈,壮志凌云,想当南洋侨领第一人。两雄不能相并,于是明争暗鬪,历有年所。国内人士,咸以为他们二位在南洋异域,创业不易,自相火并的结果,唯有力量分散、对销,对于华侨经济,实具严重影响。

    于是杜月笙见义勇为,邀了赈济委员会委员长许世英,出面调停。起先,双方都有点意气用事,相持不下,后来,经过杜月笙苦口婆心,不折不挠,再三劝请他们不必兄弟阋墙,以免闹得两败俱伤,徒使亲痛而仇快。渐渐的,胡文虎、陈嘉庚都为他一片诚心所感动,握手言欢,并肩合作。

    由于这一次大力调停,使胡文虎深蒙其益,他也是个慷慨侠义,豪迈坦爽的人物,深感大恩不报,不得心安,但是他又不敢冒昧的对杜月笙有所赠与。因而有一段时期,他到处打听,他能否做一件杜月笙乐予接受,而且大有助裨助的事情。

    当时,恰值正始中学迅速扩充。善钟路的校址不敷使用,而附近又没有合适的房屋和地皮,杜月笙乃将正始的高中部,迁往靠近法租界的法华镇上。就在法华镇分校的紧邻,有一座观音寺,多出五十亩空地,杜月笙很想把它租下来,作为扩充校舍之用。

    胡文虎得到消息,大喜,他有的是钱,干脆,替正始中学买下了这块地皮,兴建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然后杭不啷送给正始中学,算是他知恩图报,在向杜月笙表示谢意。

    要照杜月笙的老规矩,他为人斡旋调停,事成之后,决不收取礼物或赠与,但是胡文虎这笔重礼是为捐资兴学,名义上并非送给杜月笙的,因此,他也只有很欢喜的破了一次例。──为了酬答胡文虎的盛情,他在正始中学为他塑了一座铜像

    正始中学是杜月笙的终生事业之一,他为这间学校赔了无数的钱,尽了极大的力,但是,他也有值得安慰之处,在陈群殚智竭虑,鞠躬尽瘁的主持之下,正始中学一向是黄浦滩上著名的学府之一。这所学校前后办了十八年,一直到抗战胜利,大陆沦陷,方始被**接收。正始中学为国家造就不少的人才,而且在上海私立中学中,素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上海市举行第一、第二两届会考,都是正始中学获得第一名

    邮基罢工中外轰动

    民国二十一年初夏,五月间,由上海邮务工会首先发难,掀起了轰动中外的「护邮运动」,亦卽所谓的「邮基大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