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文大结局之后

基建文大结局之后 > 第 1 章

第 1 章

    天还没亮,方明朗就已经被从床上叫起来了,迷迷糊糊的穿上衣服,一直到浸了水的帕子放在脸上,才彻底清醒过来。

    绫罗绸缎,狐皮大氅,方明朗看了眼腰间用来压衣服的玉佩,这成色够他在后世买栋房子了,可在这儿,只是一枚平平无奇用来压衣角的……饰品。

    穿戴洗漱完毕,他这辈子的爹娘和祖母都已经在等着他了。

    没办法,他现在毕竟是家里唯一能进宫的人了。

    桌上的早餐比往日还要丰盛几分,摆了满满一大桌子,碗筷已经摆放好了,只差他过来。

    方明朗对着几位长辈一一行了礼,这才坐下用早膳,鲜香四溢的鸭汤,热气腾腾的小笼包,酱香十足的卤牛肉……

    面对这样一份早膳,却只有方明朗一个人吃得香。

    这心大的,随他,卫国公不知该喜该忧,天下没有不喜欢类父的孩子,只是他自己也清楚,他这性子着实是莽了些,在外容易吃亏。

    明朗这孩子外貌上大多随了徐氏,清朗俊秀,瞧着就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

    可这性格却是有些像他,适合在军营里混,可如今皇上收缴了他的兵权,方家的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代,都不太可能从军了。

    “鸭汤少喝些,在宫里头读书不比家里面,花花规矩多,就连如厕都不方便,尤其是上课的时候,那先生上着课,你便是想如厕也只能憋着。反正闲规矩多着呢,你自己多注意点儿,实在不行就去求四皇子,他是你表弟,能帮的肯定帮。”

    他得罪了皇上,宫里有的是会看菜下碟的人,四皇子虽然年纪比明朗要小,但毕竟是皇子,在宫里能护着明朗。

    老父亲的谆谆嘱托,方明朗还是听进去了些,鸭汤就只喝了半碗,饭也只吃了七成饱。

    老国公夫人年纪已经不轻了,可还是强撑着身子骨半夜过来了,先嘱咐孙子,再嘱咐儿子,生怕有什么叮嘱不到位的地方。

    她跟三年前病逝的老国公就只有这么一个嫡亲的儿子,老爷在时,一直都是老爷管儿子,等老爷走了,她才知道管儿子有多费劲。

    三十多岁的人,犟起来像头牛,谁也拉不住,在夺嫡这件事情上,嘱咐了多少遍别掺和,就是不听,如今撞了南墙,想回头也晚了。

    她这辈子已经不指望儿子了,这孩子不拖后腿就算是好的了,孙辈里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三个孙儿当中,还是嫡长孙更稳重聪颖些。

    如今又蒙皇家眷顾,得以进宫去给四皇子当伴读,眼瞅着卫国公府又有了盼头,将来等她去了地底下,有一个靠谱的孙儿在,她也好向老爷交代。

    不同于婆婆,国公夫人徐氏跟丈夫已经是无话可说了,虽然育有两子,但夫妻之间已无情分,若不是为着孩子,若不是冲着已逝公公的情面,早该和离了。

    今朝不同前朝,先帝,也就是大周的太.祖皇帝,不光支持寡妇再嫁,还赞同夫妻和离,以和离代替休书。

    “去了宫里头便好好念书,里面授课的先生皆有大才,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别不好意思,该问就问。四皇子比你年幼,他是咱们家的大恩人,能照顾就多照顾些。”徐氏给儿子整了整衣襟,不慌不忙地说道。

    有四皇子在宫里头,徐氏还是有些安心的,虽然四皇子年纪小,但之前给明朗瞧病的那两个太医,就是四皇子请来的,这次能进宫当伴读,据说也是四皇子向皇上提的。

    两个月前,明朗失足落水,人差点就没救回来,府里的郎中和从府外请的郎中都束手无策,要不是四皇子指派的那两位太医来得及时,她都不敢想。

    国公爷这个杀千刀的,非要掺和夺嫡,半点不顾及家里人,也不顾及如今的淑妃娘娘和四皇子。

    徐氏看都不看卫国公一眼,她原来只是觉得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却连看一眼都觉得厌恶。

    参与夺嫡的时候胆子挺大,把当年的汉王,如今的皇帝,得罪得死死的,儿子躺在床上醒不过来的时候,却连去宫中请太医的勇气都没有。

    真是给故去的老卫国公丢人。

    拜别祖母和母亲,方明朗跟着父亲出发进宫时,天上依稀还能看得见几颗不甚明亮的星星,城内一片寂静。

    没穿越之前,方明朗是一所高中的语文老师,三年教龄,最近这一年还兼做了班主任。

    早起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起这么早,别说是做老师的时候了,就是他高三苦读的时候也没有过。

    来到这里已经两个月了,在跟他同名同姓的卫国公世子身上醒来,而这两个月,他也见证了卫国公府乃至是整个大周的风云变幻。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卫国公在这一场夺嫡当中压错了宝,不光没有从龙之功,还得罪了新皇,在朝廷的官职被一撸到底,只能闲赋在家,空顶了个国公的爵位。

    大周建朝不过二十年,今年驾崩的先帝便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已经故去的第一任卫国公是方明朗的爷爷,跟□□皇帝自幼相识,虽不是兄弟却有着兄弟的情分,同时也是太.祖皇帝打天下时的大将,三年前病逝了。

    而如今的卫国公方德善,可谓是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典范。

    老国公在世时,卫国公府不光是大周顶级的勋贵,还与皇室关系密切,那时候方德善能调动皇城一半的兵马,庶妹嫁给汉王做侧妃,而当年的汉王便是如今的皇帝。

    所以方德善也算是当今的半个小舅子,若是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在朝廷的权势或许还能再进一步,而不是像如今这样被夺了权,闲赋在家。

    不管是原身,还是穿越而来的方明朗,都没搞明白他爹为什么放着便宜妹夫不去支持,而是为赵王殿下摇旗呐喊。

    跟汉王比起来,赵王的优势实在不大,汉王是太.祖皇帝的嫡次子,赵王则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孙,已故先太子的嫡长子,今年不过十九岁。

    光是这年岁,就已经是硬伤了。

    卫国公脑子发懵的后果便是:送儿子来宫里读书,也只能送到宫门口,他本人被拦在外面。

    瞧瞧英国公家,老英国公、英国公世子,两代人把一个半大小子送进宫。

    忠毅伯家的小子都十五岁了,还需要当爹的陪着进宫。

    就连他向来瞧不起的赵御史,一个只会耍耍嘴皮子的家伙,也能陪着孩子入宫门。

    就他,堂堂一个国公,只能望宫门兴叹。

    “儿啊,爹就送到这儿,不进去了,你自己多当心吧。”

    两个月前他还带兵围过皇宫,被新皇从马背上揪下来,虽然两条胳膊都被打折了,但这也不能让新皇出气。

    就算是为了自家儿子,他还是少出现在新皇面前为好。

    眼瞅着他爹一副强忍心酸的样子,方明朗明明该觉得难过,但还是忍不住有些想笑。

    一米八高的大个儿,半张脸的落腮胡子,古铜色的皮肤,身体也比牛都壮实,像极了三国里的张飞、水浒里的李逵。

    这么一个高大魁梧的猛男,实在跟‘心酸委屈’的画风不太相符。

    方明朗也不知该怎么劝,从荷包里拿了个糖块出来,给他爹塞嘴里。

    “放心回去吧,我又不是三岁小孩,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是三岁小孩,是八岁小孩,再心大的家长也不能放心。

    嘴里含着儿子给的糖,方德善也说不出话来了,实在是这糖块有点大,只能看着小家伙跟他摆了摆手,慢慢走远,消失在宫门口。

    儿子给的糖还挺甜,方德善交代马夫自行回府,自己则是含着糖块慢慢往回走,不断在心里头安慰自己。

    老爹传下来的这爵位世袭罔替,只要不再出事儿,代代传下去都是国公。

    明朗不用特别有出息,只要不像他这个爹一样犯大错,便能一辈子做大周朝的国公,就算手里没权,品级和俸禄也在那放着呢,比普通官员好得多。

    从小到大,大周有多少人都羡慕他有一个好爹,明朗虽然没有一个好爹,但是有一个好爷爷。

    宫里的淑妃虽不受宠,可家里头毕竟也是出了一位妃子,还有四皇子,尽管有足疾,又是庶子,此生都无缘皇位,但将来那也是王爷。

    看在宫里娘娘和皇子的份上,卫国公府也不可能落寞到哪里去。

    方明朗跟着侍者进宫,走了差不多得有一炷香的功夫才到皇家书院。

    说是书院,其实面积并不大,只有皇子皇女才能在此读书,先帝就三个儿子,当今比先帝强些,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皇子皇女皆有自己的宫殿,伴读每日完成功课便回家,是走读生,不需在书院住宿。

    是以这皇家书院面积并不大,还比不上方明朗在卫国公府的院子。

    “外间有糕点、热牛奶和茶水,公子若是饿了,下课的时候可在外间进食,午间的膳食由御膳房提供,每人标准是三菜一汤,这是菜单,公子每日选好了,便由小人送去御膳房。’”

    来之前,祖母和母亲就已经跟方明朗说过这些规矩了,皇家书院的规矩都是先帝定下的,如今看来丝毫未改。

    挺厚的一本膳食谱,里面得有几百道菜品,单是冲着御膳房每日提供的午膳,这伴读当的也值。

    “我选好了,就这几样吧,麻烦苗群哥哥帮我送到御膳房。”

    “当不得公子一声哥哥,公子还是直接唤小人名字吧。”苗群连忙躬身推辞道,看得出来,礼仪教养都是极好的。

    先帝直接废除了‘太监’这个职业,宫中的侍者和宫女都是从皇家福利院选出来的。

    皇家福利院不光抚养弃儿到十三岁,还会根据福利院当地和弃儿本身的情况进行培养,或进入工坊,或种地,或做账房,或是做一个店小二,或是当一名厨师,选择很多。

    还有一批会选入皇宫做侍者和宫女,每月有月银,二十五岁方可出宫。

    对于皇家福利院的孩子来说,到宫里头做侍者和宫女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也只有佼佼者才能进来,毕竟宫中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无论是皇子皇女,还是宫妃,都不能苛待宫人,更别说是随意打杀了。

    侍者和宫女在宫中能学到很多,将来出宫去,远比从福利院出来的时候选择要多。

    在这里的两个月,再加上原主过往的记忆,方明朗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位大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绝对是一个穿越者。

    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周太.祖出现之前,都跟方明朗记忆当中所学的历史一样,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盛唐,再到文人辈出的大宋,南宋末年,周太.祖齐得龙横空出世。

    太.祖打天下虽然花了二十年,但是边打边治,边治边改,改地名、改科举、改制度,甚至在建国之前,为科举专门开了一个工科。

    不过哪怕是太.祖皇帝,也很难对抗满天下的读书人,工科只开了一届,便被废除了,但是匠人的地位确实有所改善。

    在大周,依旧是遵循了‘士农工商’阶级排序,但是比起之前的历朝历代,阶级之间的差距被大大缩小。

    比如商人,商人的后代及其本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有卓越贡献的商人还能破例进朝廷当官,甚至是被封爵,像支持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沈姓商人,开国后就被封为安乐侯。

    太.祖皇帝带来的改变处处可见,对方明朗来说,很多地方都让他颇感亲切,比如窗户上的透明玻璃,比如脚踩的水泥地面,再比如眼前这熟悉的讲台,跟后世差不多的黑板、黑板擦、粉笔……

    就连吃的东西,那也几乎是跟后世差不多了,玉米、红薯、西红柿、小龙虾、牛蛙……

    虽然在建朝之后,太.祖皇帝便专门设立了航海司,也安排人出过海,但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从船上带来的,而是在建朝之前,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就有的,且都是太.祖皇帝那边拿出来的。

    继穿越之后,方明朗觉得这位太.祖皇帝可能还身携系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方明朗很是感激穿越前辈,在原身的记忆里,太.祖皇帝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家,甚至在私底下,都让原身称呼他为大爷爷,而并非是皇上。

    能够建立这样的不世功勋,不管周太.祖是不是穿越者,是否身携系统,都让后人叹服。

    教书的先生还没来,但教室里已经安静到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四皇子拢共有两位伴读,一个是八岁的方明朗,比四皇子年长两岁,另一个则是是礼部左侍郎的幼子赵秉生。

    赵秉生是三个人当中年岁最大的,已经十二岁了,是个小神童,去年便已考中了秀才功名,来宫里头陪皇子读书虽然显贵,但未尝不是在耽搁他的功课。

    毕竟皇子听什么课,伴读便要跟着听什么课。

    当今有四位皇子,皇长子十六岁,皇次子十四岁,皇三子十岁,皇四子六岁,年岁相差虽然不是很大,但都不是可以放到一块儿听课的同龄人。

    所以在这间空旷的教室里头,学生只有三个,四皇子坐最中间,方明朗和赵秉生一左一右坐在两旁。

    教书的先生们基本上都来自翰林院,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来教书只是份兼职。

    先生们的履历那都是相当能拿得出手的,不是状元、榜眼,就是探花,做官如何先不说,考试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皇家学院的授课分为六门:诗词、历史、儒学、法学、算学,还有一门体育课。

    不光皇家书院的授课是这些类别,皇家之外的书院所授内容也差不多,毕竟这些都跟科举考试的内容息息相关,谁让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是太.祖规定的呢。

    赵秉生看的是自己带来的算学书,他已经是秀才了,而只有六岁的四皇子要读的书都是些小儿科,他来陪读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

    作为一个要备考乡试的人,时间比什么都珍贵,所以他带了好几本书进宫来,没上课的时候就抓紧学,上了课也要尽量一心二用,既不让教书的先生察觉,也得抓紧在脑子里过一过下课时学的知识。

    方明朗看的是新发下来的书本,原主六岁启蒙,请了位举人在府里教书,只可惜这位举人忙着应试备考,并没有在教书上下功夫。

    两年的时间,原主也没学多少内容,一本诗经学了一半,旁的就再也没了。

    宫里头新发下来的书本,对方明朗而言,大都还挺新奇,除了算学书。

    刚发的算学书里主要内容就是加减法,跟后世数学课本差不多,也是几道例题后面跟着专门的练习题。

    两位伴读都忙着看书,坐在最中间的四皇子瞧着像是在发呆,偶尔还会扭头看一看旁边的表哥,对另一旁的赵秉生就不太关注了。

    五十年的跨度,一朝重回幼时,周仁宗从未想过会有从头再来的这一天,从五十六岁到六岁,也不知上天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意义。

    他回来两个多月,一切照常,只除了身旁这位表兄。

    上辈子捡漏做了皇帝,半生殚精竭虑,生怕辜负了把皇位交给他的先帝,辜负了打下江山的太.祖皇帝。

    执政期间,他的母族卫国公府却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还会扯后腿。

    卫国公生来鲁莽,耳根子又软,就像父皇说的那样,要么有人时时刻刻管着,要么就只能弃之不用,甚至还得冷落着,免得一些小人就像苍蝇闻着肉腥味儿一样围上去。

    几个表弟,甭管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要么是没脑子,要么就是脑子没长对地方。

    整个卫国公府就是一锅糊涂粥,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被削成伯爷,世袭罔替的特殊待遇也没了,每往下袭一代,爵位就降一等,几代之后,也就都成了普通人。

    他重生的时机也巧,父皇刚刚登基,卫国公府原来那个世子还没有病逝,卫国公得罪了父皇,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眼上,长子溺水生病都不敢请太医,倒是偷偷给后宫传了信儿,也真是够不害臊的。

    他指派那两个太医过去,原本也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成想还真把人医活了。

    父皇为他选伴读,他特意提了卫国公世子这个表兄,可能是因为人是他救下的缘故吧,若不是他,这人就跟上辈子一样没了。

    谁当他的伴读不是当呢,让一个被改变了命运轨迹的人来,还挺有意思的。

    仔细算算,他已经有五十年没见过这位表兄了,模样早就记不清楚了,今日一见,果然不像卫国公。

    长得不像,瞧着是个聪明相,性子比起卫国公来,也要更稳重些,或许还真是歹竹出好笋。

    ‘好笋’方明朗并未察觉有人偷偷观察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越多,他就越是好奇□□皇帝,若是能早出生个五六十年就好了,说不定还能陪着太.祖皇帝打天下呢。

    周探花来上课时,看到的就是三个安安静静的小学生,其中还有两个捧着书本,有点儿向学的意思。

    初为人师的周探花,忍不住有些欢喜,尽管只有三个学生,尽管四皇子注定无缘大位,但也浇不灭这位新老师的热情。

    第一节课先摸摸底,三个学生年岁不同,进度肯定也不一样,他要授课肯定是紧着四皇子的进度来,毕竟其余两位都是来当伴读的。

    第一节课就发试卷考试,三个学生却没有大惊小怪,一个赛一个的淡定。

    已经考取秀才功名得赵秉生,对考试一点儿也不犯怵,更何况想也知道,这试卷上肯定都是一些小儿科的题目。

    有着三年教龄的方明朗,当老师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监考,毕竟他还没有当上教导主任,没办法站在校门口查人,否则监考就只能屈居于第二了。

    有着无数门生,殿试时也当过监考的仁宗皇帝,面对刚入学的摸底试卷,心里实在是起不了什么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