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残照

西风残照 > 第八章、鸩杀天子的跋扈将军梁冀

第八章、鸩杀天子的跋扈将军梁冀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死后,梁冀袭父爵,任大将军,其弟梁不疑担任河南尹。汉安元年(公元142年),顺帝派侍中杜乔、周举、张纲等八人为使者分别巡视州郡,表彰贤良,显扬忠勤,罚惩奸佞。杜乔等七人都是知名宿儒,多居高位,他们领命后离京上路,前往各地巡视。而年纪最轻,官职最低的张纲对梁冀擅权表示不满,他把车轮卸下埋在雒阳都亭,愤然道:“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既然朝中豺狼当道,怎能向狐狸问罪?于是上书弹劾梁冀和梁不疑兄弟专横贪婪,放纵无度,大量任用谄佞之人,残害忠良,列举十五件目中无君主之事,请皇帝处以极刑。

    这时梁皇后受顺帝宠爱正盛,梁氏戚族遍布朝野,梁冀任大将军。梁氏戚族威加朝野,张纲的奏书呈上去后,京师震竦。顺帝也知道张纲忠直,但是因为梁冀是外戚的缘故,梁冀没有被皇帝处罚。顺帝派往外地的其余七位使者回京之后,上奏弹劾举报的官吏大多数是梁冀及宦官的亲党。所以,事情也同样被搁置没有了下文,顺帝这次派出使者巡视成了装样子的把戏。

    张纲因为弹劾梁冀,梁冀恨之入骨。当时天下正值盗贼蜂起之时,其中广陵大盗张婴寇乱扬州、徐州等地已有十多年之久,当地郡守没有办法制服。于是梁冀任命张纲为广陵太守,派他去这个乱贼猖狂的地方,想借乱兵之手除掉张纲。梁冀认为张纲哪怕没被乱兵所杀,他也有办法以捕盗剿贼不利加害张纲。

    谁知道孤身赴任的张纲到达广陵后便致信相约张婴见面,张纲带着十多随从便亲往张婴营垒劝张婴率众投降,并保证不究前罪。张纲的坦诚和胆识使得张婴心悦诚服,于是率领部署向张纲投降,张纲不费一兵一卒而平为乱十多年、纵横方圆近千里的匪盗,朝廷本想论功行赏,因为梁冀故意阻扰而未封赏张纲。

    张纲在任勤于政事,因为劳累过度一年后便病死在任上。当地百姓老幼相携,前往张纲府上赴哀,哀呼:“千秋万代,何时复见此君?”【1】张婴等五百多人戴孝送丧,千里迢迢送到益州刺史部的犍为,众人负土成坟,安葬了张纲。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八月初六,顺帝驾崩,年仅二岁尚在襁褓之中的太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梁皇后梁妠为皇太后,太后当朝理政。大司农李固升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同录尚书事。东汉没设丞相,录尚书事实际上便是行使丞相权利。冲帝在位刚好五个月便病死了,因为顺帝一脉单传,二岁多的冲帝没有兄弟,嗣位人选自是在近支诸侯王中选取。当时清河王刘蒜和渤海孝王刘鸿之子刘缵正被朝廷召到京城。刘蒜的父亲刘延平【2】和刘缵的父亲刘鸿都是刘安夷王的儿子,孝章帝长子千乘贞王刘伉的孙子。刘蒜比刘缵年长,为人严肃持重,行为举止遵循法度,朝中的公卿大臣都归服他。太尉李固等人劝梁冀迎立长君以安天下,言下之意便是拥立刘蒜为帝。但是梁冀和妹妹梁太后“贪孩童以久其政”,便不予听从。而是在定策宫中,迎立年仅八岁的刘缵继位,这便是汉质帝。

    质帝继位后,梁太后把政务交付给辅政的太尉李固等人,为非作歹的黄门宦官一律贬斥放逐,天下人以为政治将转为清明,都盼望国家从此太平安定。而狂暴的梁冀见到人心向着李固,便对其深深忌恨。而遭到李固上奏太后被罢免的官吏同样怨恨李固。他们为报私怨,便迎合梁冀的意思作飞书诬陷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间近戚,自隆支党”,“大行(指已故的冲帝)在殡”,却“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大行皇帝“山陵未成”尚停梓宫之中,他便改变先帝时的政策,“善则称己,过则归君(指皇帝)”【3】, 在朝中作威作福,说李固其罪应当诛杀。梁冀便想借机杀了李固,幸好梁太后并未糊涂,她并不相信匿名信中所言之事,因此李固才未遭处罚。

    梁冀以大将军录尚书事,行使着丞相的权利,在皇帝尚未亲政之时,除了临朝理政的太后,他便是帝国真的掌权之人。骄横的梁冀因此目无君主,藐视同僚。本初元年(146年)时继位才一年多的质帝虽然年仅九岁,但却很聪明,他看不惯梁冀那副骄横的嘴脸,一次朝会时,质帝当着群臣的面看着说了句“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听了极为不快,便派心腹在煮饼中放置毒药进给质帝,质帝吃了后腹胀难受,十分痛苦,便派人告诉李固。李固问质帝患病的原因,质帝当时还能说话,他告诉李固是吃了煮饼后才发病的,腹胀难受,想喝水。而在旁边的梁冀竭力反对,说:“喝水恐怕呕吐!”。他应该是怕把毒吐出来了毒不死质帝吧!史书记载梁冀话音未落,小皇帝便毒发身亡,这一天是本初元年闰六月初一。看到质帝死了,李固趴在质帝尸体上痛苦,让人深究质帝病因与侍医(御医)的责任。梁冀怕事情被李固查清楚,因此更加憎恨李固。

    质帝死后,国家又需确立继位之君。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给梁冀写信,表示“国家不幸,几年之内,国祚三绝【4】,今当立帝,这是国脉所在,请太后与大将军务必要确立一位圣明的帝王。”李固指出的前三代皇帝早死,皇帝没有子嗣,致使国祚三绝,主要的原因乃嗣位之君年纪太小,言下之意便是要扶立长君。梁冀因此召集三公、中二千石高官、列侯等讨论,三公及大鸿胪卿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以德行著称,血统又最近,再次推举他为继位之君,朝中大臣也都表示赞同。

    而中常侍曹腾(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是曹操的祖父)等宦官却都憎恨刘蒜。原因是曹腾曾经见过刘蒜,当时的宦官势力熏天,亲王见到他们都要行礼,而刘蒜却没把这当做一回事,没有向曹腾这个宦官施礼,由此宫中的宦官势力便认为如果刘蒜一旦登基继位,则不利于自己。正好这时章帝六子河间孝王刘开之孙刘志正在京城。刘志是蠡吾侯刘翼之子,邓太后当政之时,因为安帝品行不端,当权的邓太后准备废黜安帝,改立刘翼。邓太后尚未废立天子便病逝了。邓太后去世后,安帝的乳母王圣与宦官江京等与安帝一起驱除了邓氏戚族,刘翼被贬为都乡侯,遣送回河间国。刘翼知道自己犯了大忌,到河间后闭门谢客,这样才得免大祸。直到顺帝时,其父河间王刘开(顺帝的叔祖)请求划出蠡吾县作为刘翼的食邑,顺帝准许,将刘翼封为蠡吾侯,刘翼死后,他的儿子刘志袭其爵位。梁太后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时年十五岁的刘志,所以召他来京城相亲。刘志到雒阳后正好赶上质帝被梁冀毒死,因此梁冀打算立这个准妹夫为帝。曹腾等宦官本来就跟梁氏关系不错,加上同样不想立刘蒜为帝,所以也支持梁冀,史书记载曹腾连夜劝说梁冀:“大将军您几世有后宫之亲,长期执掌朝政,门下宾客众多,难免多有过失。清河王刘蒜为人严肃明断,果真他当上皇帝,那么大将军您就要大祸临头了。不如立刘志,这样可以长保富贵。”立刘志本来就是梁冀的想法,只是与朝中众臣意见相左,他无法强行改变,听了曹腾的意见,深以为然。

    第二天,梁冀召集公卿大臣讨论继位人选,梁冀气势汹汹地提出立刘志为帝。

    本来三公及大多数朝臣都推刘蒜,但看到梁冀气势汹汹,他们大都改变主意了。三公之中的司徒胡广是南郡华容人,字伯始,史称他“达练事体”,当时京师有谚语说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意思是说胡广熟悉典章有办事经验,有疑问可以问他,胡公是天下恪守儒家中庸思想的人。所谓中庸,是儒家的圣人孔子哲学的核心,意思为“中立而不倚”。被人推崇的中庸思想虽然号称中立而不倚,但实际上只是依时依势所需而处世为人,说白了便是柔媚谦恭不抵触任何人,遇事只是和稀泥罢了。

    三公之中的司徒胡广和司空赵戒首先在梁冀的淫威面前改变了意见,众臣自然没人敢反对,只有太尉李固和大鸿胪卿杜乔坚持拥立刘蒜。梁冀大怒,厉声喝道:“罢会。”便离开了。

    下朝之后,李固仍然继续写信劝说梁冀,梁冀越发气氛,便劝说太后发下策文,免去李固的官职,由司徒胡广升任太尉,司空赵戒任司徒,与大将军梁冀共录尚书事。空下的司空之位由袁绍、袁术兄弟的祖父、太仆袁汤担任,这也算时梁冀对胡广、赵戒二人临时易阵的奖赏吧!梁太后派梁冀用青盖车迎接刘志进南宫即皇帝位,梁太后临朝听政,这就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桓帝,他与继任的灵帝干过不少荒唐的事情,东汉帝国最后的崩溃,他们两人应该负上大部分的责任,后来刘备与诸葛亮说起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他们二人被后世称之为乱国之君的典范。

    梁冀因为有定策拥立桓帝的大功,梁太后下诏增加梁冀封邑一万三千户,梁冀的弟弟梁不疑封颍阳侯、梁蒙封西平侯,梁冀的儿子梁胤封为襄邑侯。胡广、赵戒、袁汤也被封为侯爵,宦官曹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全部封为亭侯,曹腾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刚刚接替胡广升任太尉的杜乔对于梁氏一门及宦官无功绩而佩带印绶、裂土封侯上书进谏,然而奏书呈上去后没有任何回音。

    一个月后(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八月,桓帝又立新娶的梁冀的另一个妹妹梁莹为皇后。梁莹也是顺帝的皇后、当朝太后梁妠的妹妹。

    桓帝即位五个月后,甘陵人刘文与魏郡(《资治通鉴》记载为南郡)妖贼刘鲔谋划拥立以德行著称、英明严毅的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梁冀等人便诬陷刘蒜与刘鲔勾通,妄图称帝。刘蒜被贬为尉氏侯,放逐到荆州刺史部桂阳郡。刘蒜到桂阳后不久自杀。刘蒜自杀的原因,已经无法考证了。

    李固和杜乔忠贞为国,因为拥立皇帝的事多次与梁冀持不同意见。梁冀借机诬陷李固、杜乔二人也与刘鲔等人勾结,阴谋不轨,李固因此被下狱。李固的门生、渤海人王调身戴刑具向朝廷上书谏争,说李固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也身带腰斩的刑具为李固上诉,太后才下诏赦免李固。

    李固从狱中出来,雒阳城欢呼雷动,人人争睹李太尉的风采,史载有人呼喊“万岁”。梁冀对李固被释放很不满意,命人重新审理“李固谋反案”。梁冀的做法连他的部下大将军长史吴祐都看不下去了,他据理与梁冀争辩。经学泰斗、士林领袖、开国名将马援的从孙从事中郎马融负责为梁冀起草奏章,诬陷李固早就有叛逆罪行,当时吴祐正好在座,便责问马融道:“李固的罪状,是你一手罗织出来的,李固如果被诛杀,你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人!”马融的奏章由梁冀呈给皇帝后,李固被下狱,不久死于狱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融飞章诬李固”事件。李固在临死之前写信给投靠梁冀的胡广、赵戒说道:“我‘李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使它在功业上可以和汉文帝、宣帝时期比美)’。怎料梁氏一时荒廖作乱,你们曲意顺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世史官怎会有所偏袒!我的生命已完结了,但是尽到了大义,还要再说什么!”

    李固死了,而另一个让梁冀必除之而后快的杜乔,却因为太后知道他忠正而未遭到处罚。梁冀派人威胁杜乔,说如果杜乔自杀,则可以保全妻儿老小一家人的性命。杜乔断然拒绝。第二天,梁冀派到人到杜府外面查看,听到杜乔府中没有哭声,知道杜乔没有自尽。梁冀大怒,把杜乔抓起来,在监狱里处死。

    李固、杜乔死后,梁冀将二人暴尸雒阳城北四衢(十字路口)示众,下令前往哭吊者严加惩处。李固和杜乔在当时非常有名,被后世列为东汉“三李杜”的前一对。他们以三公之尊因为不与梁冀同流合污,便被梁冀杀害,可见梁冀的猖狂和权势到了何种地步。

    注:

    【1】、《后汉书?张纲传》记载。

    【2】、刘延平本是安乐夷王刘宠子,后过继给没有子嗣的清河愍王刘虎威,袭清河王爵位。

    【3】、《后汉书?李固传》记载。

    【4】、国祚指的是皇位、国统,亦指皇帝。三绝指建康元年(公元144年)顺帝死,冲帝立;元嘉元年(公元145年)冲帝死,质帝立;本初元年(公元146年)质帝死,是为三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