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宫长歌

燕宫长歌 > 061.一朝天子一朝臣

061.一朝天子一朝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渐渐成熟,她也愈发美艳动人,可她的眼中只有阿兄。如今想来,当年赵氏那么早便把如今的许昭仪赐给他,应该已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可他还不知收敛,且在朝中声名愈盛,她这才狠心让阿兄将他遣去了比干。

    那一年,他初见她时,杏花便开满了宫墙。

    那一年,他离开邺城,亦是杏花初开的时节。

    后来,大概是因为嫮云与她太像了,同样的美艳无双,同样的聪慧过人,而事到如今,他心中那人,又究竟是谁?

    乌云翻卷,一声闷雷震天而来,顷刻间暴雨如注。雨水打湿了宫檐,顺着宫檐如瀑布般落在地面,青石路上噼里啪啦的响声阻隔了皇宫内的哭喊。惊雷闪电、狂风大作,寺人撑着伞寸步难行,他索性弃了手中的青伞,往广阳殿狂奔而去。

    雨下的太大,他的眼睛几乎都睁不开,迎面撞上了一个宫婢,宫婢被撞倒在地,奔跑的寺人骂道:“要死了,要死了!”

    说完他赶紧捂住嘴巴,幸亏雨声太大,他这话淹没在了雨水当中。他继续往广阳殿跑,路上滑了几跤也全然不在意,他从未觉得,慧仁宫到广阳殿是这么远,他已浑身湿透,可狂风裹挟着雨水还不停地往他身上泼来。

    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雨,宫道上已无多少行人,远远看着,只有一个小寺人在不停的奔跑,终于,广阳殿近在眼前,寺人连滚带爬的上前,却被门外的侍者拦了下来:“尚王在处理要事,不得打扰。”

    寺人扑通一声跪在雨水之中,“陛下他……陛下驾崩了!”

    雨渐渐停了下来,天空中火红一片,像被大火烧过的样子。

    燕太宣二年四月,太宣帝驾崩,举国齐哀,全城戒严。

    彼时,嫮云还未离宫,正在广阳殿中与昭华闲话,昭华正准备送她出宫,却被一场大雨阻隔了去路。

    “怎么会?方才不是还……”嫮云一个踉跄,久久没有反应过来,方才逾明不是还好好的。

    昭华扶住她的双肩,心中也有些震撼,“你与他说了什么?”

    “我……”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我立刻让人将你送出宫。”嫮云去见逾明,宫里多少双眼睛看到的,如今她一离开慧仁宫,逾明就驾崩了,此刻消息还未散播开来,等许多人反应过来,还不知会有什么祸端。

    嫮云紧紧的握住他的手,心中忐忑不安,“那你呢?你怎么办?现在应该怎么办?”

    “别担心,如今已是胜券在握,放心。”

    昭华将她送出广阳殿,嫮云突然记起一年多前,先皇后也是这样将她推出了朝阳殿,她心慌的很,突然转过身扑到昭华怀中,“我在宫外等着你,等你来接我,我会等着你。”

    昭华拍了拍她的后背,神情严肃,“好,我一定会来接你。”

    嫮云出宫,坐在车架当中,掀起帘子望向头顶上的一片火红,她努力让自己定下心神,车轮碾在雨水之上,一声声震彻天地。

    逾明为何突然驾崩?她闭上眼睛,身子莫名的颤抖,方才在慧仁宫,逾明身子虽然很是虚弱,却还有力气骂她,还能与她讲那么多话,为何她才离开,他就……

    太宣帝驾崩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禁军统领耿述脑筋转得快,立刻就将皇宫封锁,骁骑将军也带领骁骑营的人全城戒严,各级官员赶紧身着缟素住到了府衙之中,而尚王,将手握重权的几位官员全都召进了宫中。

    太师、大将军一左一右,中书令、秦尚书紧随其后,再有王司徒、秦将军。一行人迅速进宫,此刻宫城封锁,没有尚王的旨意,谁都进不了宫,他们迫不及待想知道宫中的情况,自然迅速赶来。

    陛下驾崩,新帝必然是尚王,这一点他们都没有异议,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大将军和秦尚书,其余几人心中未免都有些忐忑。新帝登基,太师是否还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氏是否还能有往日光芒万丈?中书令是否能得陛下重用?

    几人立在殿中,谁都没有先开口,他们不知尚王此刻召他们前来,到底想要做什么,倒是昭华先说道:“陛下驾崩,我心甚悲,然此刻却又不得不强撑着维持陛下最后的体面,陛下虽在位时日尚短,但也努力改善朝政。如今陛下驾崩,举国齐哀,然陛下无后无子,身后事宜只能由我这做侄儿的操持,如今陛下的梓宫已移入慧仁宫正殿,停灵三日后举行大葬之礼,这几日诸多事宜还望各位大人多多费心。”

    尚王既已将事宜安排妥当,他们便只能躬身领命,而此刻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新帝何时登基?有谁来提?

    霍大将军和秦尚书是尚王的人,所有人都知道,若由他们提出,只怕是有失公允,而王氏与尚王又有扯不断的关系,且谁都知道,太师一向与尚王不睦,若是太师主动提出拥立尚王为帝,则既可缓和与尚王的关系,又可使天下人信服。

    而太师立在殿中,也突然明白了尚王召他与中书令前来的目的,按理说这个关键时刻,尚王只要将自己的亲信招进宫中即可,他与中书令是陛下重用信任之人,此刻也被尚王召进了宫。

    他望了中书令邢泽一眼,突然匍匐在地,高喊道:“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殿下若一日不登基,燕国则一日没有主君,百官则一日没有主心骨啊。”

    昭华凝眉踌躇,在殿中不停踱步,片刻之后才为难道:“然,燕国祖制,先帝驾崩,新帝一月后才可登基……”

    “可以先继位,后举行登基大典。”太师连忙应道,“自古不是没有这种先例。”

    “那……”昭华暗自思索。

    太师便又匍匐稽首,突然喊道:“臣拜见皇帝陛下。”

    霍言、邢泽几人见势也连忙跪倒在地,稽首拜见新帝,昭华居高临下,眉间渐渐舒展。

    以往先帝驾崩之前,都立有太子或已有旨意立下继位之人,是以新帝一驾崩,朝臣们便会立刻拜见新帝,至于登基大典,向来是一月之后举行。可昭华与逾明的情况特殊,逾明是领兵攻入宫中,逼死了太和帝和皇后赵氏便登基为帝。而昭华身份却尴尬许多,纵然他已大权在握,可逾明并没有将皇位明旨传于他,是以他一日不登基,便没有人会尊他为帝。

    太师向观看清了形势,立刻拜见新帝,如今昭华已稳坐帝位,便只差一个登基大典了。

    先帝驾崩,新帝继位,发往各国的讣告也已启程,三日后大葬之礼如期举行,天空中竟轻飘飘的下起了小雨,一眼望去,满座宫城之中尽是缟素。雨不大,不影响出行,但淋在身上湿湿漉漉也着实让人不舒服,可这种场合,谁人敢表现出一丝不耐烦的神情?

    太宣帝的梓宫葬入景陵,紧靠太和帝华陵一侧,同时,太和帝皇后赵氏移墓于华陵之中,与太和帝合葬。新帝此举是有些膈应人,但无人敢提出异议,当初太宣帝攻入宫中,逼死太和帝和皇后赵氏,赵氏更是被冠以妖后之名,连个正经的墓地都没有,这事可一直卡在新帝的嗓子眼里啊,如今尚王继位,谁人还敢说赵氏是妖后?

    太宣帝后宫之中嫔妃众多,高位者却也不过许昭仪和惠昭仪二人,惠昭仪倒也无妨,只是许昭仪膝下还有两位未出嫁的公主年纪尚幼。还不等昭华对她们作何安排,谷便自行请命为先帝守陵,并在临行前拿出先帝遗诏。

    昭华大骇,未想到逾明还留有遗诏,但遗诏之中并未提及储位一事,只是对后宫嫔妃做了安排,遗诏中他命新帝在宫外建广华寺,以供她们容身。此事并不难办,只是费些时日罢了,广华寺建好之后,她们便都搬去了先帝的慧仁宫。

    如今,昭华和朝臣们都在准备之后的登基大典,昭华登基,朝臣百姓万民归心。登基大典当日,新帝率百官前往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行祭告仪式,后在太极殿举行登基大典。天还未亮,太师会同礼部尚书便将帝王宝玺置于太极殿中。禁军严守宫城各门及要道,銮仪官在御道两旁设皇帝大驾卤簿,放眼望去旌旗蔽日、富丽堂皇,一直延伸到朝午门外。

    太极殿外台阶之下广场之中,百官站立等待,吉时一到,叩拜新君,山呼海应,好不壮观。

    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太元,追封其母后赵氏为淑德皇太后。如此,昭华这帝位才算圆满,才算名正言顺。

    再言昭华辅政这几个月来,朝政渐渐平稳,总算恢复些元气,但这还远远不够,恰在此时,各国快马加鞭递来的国书抵达邺城,柔然、魏国、凉国,都愿遣使恭贺新帝登基。

    今时不同往日,昭华一口应允,燕国积弊多年,非一朝一夕可以恢复,如今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外施行怀柔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姝公主送去柔然半年,尚未嫁与柔然王,如今新帝登基,柔然为表诚意,愿将姝公主送回,其母许氏听闻此事,喜极而泣,日夜盼望着柔然使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