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情

首页|玄幻|仙侠|言情|历史|网游|科幻|恐怖|其他

纸上谈情 > 第13章 人与人之间源于八卦

第13章 人与人之间源于八卦

    晚上在灯下认真再读了一次顾少言的《身边的陌生人》,我想找到这本书最畅销的原因。倒不是说他现在的书不畅销,而是这本书最大程度地扩大了顾少言的知名度,可以说是顾少言的成名之作。而且这本书也是他第一部被翻拍成电影的作品,时机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在文艺圈,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会红,哪怕是作家这样需要点实力的工种,有的时候也需要运气。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漂亮任性的女孩儿被杀害的故事,女孩家境并不优渥,成长在一个上海的老弄堂里,父母离异后父亲离开上海,母亲是商场的售货员,前后经历过无数男朋友,有的时候陷入爱情,而更多的时候不过是逢场作戏和金钱的游戏。女孩在这样的环境下随母亲长大,从十二岁时就懂得美丽对一个女人的重要性,露出多少脚踝穿多长的裙子最能勾起男孩或者男人的情欲。

    但是女孩儿比母亲要更美也更有头脑,她从母亲无数感情经历中总结出——母亲辗转于各色男人之间不过是挥霍青春,而她的目标是在适婚年龄前找个最有可能嫁的条件最为优渥的男人。女孩儿求仁得仁,在适婚年龄到来之前就不停地往更高的“台阶”上攀爬。

    她自觉比母亲聪明的地方在于从不动感情,但总是能装出恰到好处的无辜和纯情。因为 目标明确,往往更容易贴近成功,作者从各个角度速写给读者这不是个贪婪的女孩儿,她没有说要钱要才要貌要爱,她要的东西这辈子都缺所以视为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感情在于算计和权衡,选择的结果反而让普通人大跌眼镜,女孩选了一个离婚无子女秃顶身体发福但是身家几亿的年近五十的小老板,用她自己的话说,太有钱了钱就可能是别人的,条件再多好一点不会安心守她到老,不如趁自己年轻生一双儿女能把这个男人彻底地看牢。等男人垂垂老矣的时候自己就是个风华正茂的阔太。

    正当结婚在即,女孩儿待字闺中,在占据自己整个童年的酸腐的小阁楼里,她规划自己飞出去以后成为凤凰的人生。就在这时女孩儿在阁楼里被刺杀,没有强奸,除了喷涌而出的血迹,没有打斗和挣扎的痕迹,杀人凶器不在现场,左邻右舍没有目击证人。女孩的生活圈很简单,平时做人聪敏懂得察言观色,没有半个彻底得罪的人。

    感情经历更是出奇的简单,有过几个交往对象也都是和平分手。

    警察一筹莫展之际,开始从女孩儿的亲密朋友入手,有几个关系不错的闺蜜都对女孩的死表现出了极大的震惊,倒是有一个和女孩一起长大的邻居男生,一直积极地配合调查,提供线索。警察经过一翻追查,总觉得临门一脚的时候又瞬间和凶手相隔千里。几次之后一个老刑警凭直觉认为罪犯就在他们周围近距离地观察他们并且影响着他们的判断。

    故事的结局是这个邻居是深爱女孩儿的人,与此同时也是杀害女孩的人,女孩在迷幻药的利诱下答应和身患抑郁症的邻居一起殉情,结果苏醒后坚决不承认。邻居因爱生恨而刺杀女孩,又贻误了殉情的时机所以匆匆离开现场。

    这个故事逻辑紧密,写法上虽然传统但是连贯,而且一波三折,不乏紧张刺激的节奏感。但是为什么它是最受欢迎的呢?而且这本书不仅有很多男生喜欢,也有很多女生喜欢。我搜寻记忆找了看的比较多的悬疑和推理作者,顾少言的写法上类似于东野圭吾,但是比东野圭吾更用力和精准,节奏更快。

    东野圭吾的里面警察的角色更像是穿着黑色风衣的中年男人,慢慢悠悠地去分析,充满疑虑地审视每个被访谈的对象。而顾少言的像个年轻骄傲,智商卓越有点自命不凡的小警察,急于表现自己,然而老走弯路,最后总是能抓到真相本身,但是需要过程中过的成长和磨练。

    两种写法没有对错之分,就像画画,东野圭吾的是工笔画,而顾少言的像用刀在油画板上疯狂地涂抹,情节,画面,人物一起出现,虽然清晰果断,但是让读者陷入某种线索过多的困境,理出一端来发现又跟错了,每次错的方式还不重复。所以读者会在这个猜凶手和作者角力的游戏里面乐此不疲。

    但是平心而论,从写法上和技术上说,顾少言往前往后的都不缺乏这样的元素,可是为什么这本最红呢?

    “游泳健将,抱歉应该怎么称呼你?”叫“燃”的人给我发来消息,我沉浸在里太久都没有注意到这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前的消息了。用词显然是斟酌过一番的,“小姐”在大部分的语境下都是不好的词,而“女士”又把对方的年龄往上多加了几岁。我对自己都感到无语,文字工作者的职业病吧。

    “我叫吴念儿。”我干巴巴地回答,没有问对方你呢,反正教他游泳,最不济可以叫他“同学”。

    “吴老师好,你叫我然同学吧,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游泳啊?”对方秒回了消息,现代人真有意思,面上聊不出的,问不出的,轻松发条消息就能和世界连接。

    “小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现在体力不好,泳姿也不能算最标准。”

    “你谦虚了,我觉得游泳馆里就吴老师游的最好,比那些教练强很多,我看教练一堂课也不示范几次。”不知道他是装傻还是真傻,游泳还能都靠示范吗,如果看示范能学会游泳,人人都直接跟着视频学好了。

    “然同学你过奖了,我觉得整个游泳池的学生里面,你最会说话了。如果一堂课光是我游你看的话,两百块钱看个既不是比赛又不是花样游泳表演的节目,有点白瞎了。”

    “吴老师指正的是,你说作为成年人现在才开始纠正泳姿会不会太晚啊。”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燃这个人,其实特别懂得聊天和说话的套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话术高,他懂得怎么引起你对话题的兴趣,以及聊对方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自己在提出恰当的问题。

    恰当的问题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政治正确的附和,恰恰相反,是故意说几个小小的错误的观点,让对方忍不住作为专家去纠正。

    “不晚,游到老练到老,身体的肌肉也会发生变化,去除对水的恐惧以后,成年人在理解力上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老师说的容易,可是去掉恐惧才是最难的,孩子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知道了水有多少深知道自己怎么能浮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而成年人的恐惧是对既有经验和教训的恐惧,虽然知道水多深,但是知道身体协调方面的无能,所以往往无法改善。”

    “这位同学,我觉得游泳你比我懂啊。完全不用我教你。”

    “老师,我这叫做道理懂了一大堆,但是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哈哈哈哈。”

    继而我们又就游泳的话题说了能有一个小时,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知道了我是做什么的,巧的是他好像也是圈内人士。只是对对方的信息我们还保持在不过分八卦的程度。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在最开始的时候会产生连接,以及为什么顾少言的那本书最火,就是因为八卦。

    悬疑推理,能上文学性台阶的极少,大部分止于“娱乐”,出了一个谜题,读者猜错了觉得作者的安排很妙在情理之中,猜对了就和作者产生共鸣——我早就猜到了。但是《身边的陌生人》里面有八卦,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成长背景。

    东野圭吾的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其中有一点是他关心社会问题,有很多发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人物会陷入两难的选择,一边是人性另外一边是道德。他把问题呈现出来,法律能审判一部分,但是永远不是全部。

    顾少言的这本书相对于其他书来说,也有这种拷问,这样一个女孩儿,她是否值得被爱,她是可怖的还是可悲的,她的价值选择是错的吗?她不道德吗?凶手行凶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可怕,但是结合凶手的成长背景和他迷恋的病态,故事的推荐竟然合理化了。就好比作者一开始告诉你,A杀了最爱的B,你会想这是什么逻辑不通的故事,但是铺垫了这一切之后,仿佛结局是个必然。

    这些问题顾少言留给了八卦的读者,所以即使翻拍成电影,也能有话题性。这就是这本书能格外成功的原因,只是再往后看顾少言的书,他不回避社会问题,但是开始回避感情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到了自己总结的那句话,人和人的连接,起源于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