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记

红鸾记 > 第八十章国子监新科进士 太学院青年博士

第八十章国子监新科进士 太学院青年博士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一千多年,是传统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

    会试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一般考取人数在三百人左右。为公平起见,清例分南北各省分别录取。

    虽然说两江的状元特别多,但是就总的贡士比例来看,南北还是比较平均的。

    此时少诚考中的即是贡士资格。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

    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

    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

    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

    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3人能够三元及第,整个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点翰林主要是指的是,中了进士后,一甲进士直入翰林,状元官翰林院编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也叫馆选,是二三甲入翰林的第一步。

    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但因庶吉士又称庶常吉士,故其学馆称为庶常馆。

    曾国藩就是在殿试中中了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时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为何殿试成绩不怎么好,朝考时却突然成绩拔高了呢?

    原因就是在会试后,主考官就变成了所有中试的贡生的老师,贡生们会全部都上老师家里去拜访,而同时中试的就称为“同年”,互相拜访结交,为以后的官场应酬做准备。

    而殿试后,所有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有了朝见皇帝的资格。

    天子的门路不是太好走,但是老师的门路是可以走的。

    此时曾国藩已成为穆彰阿的门生,就是通过穆彰阿的门路,上达天听,使得道光皇帝破例提拔为一等第二名,并选中了庶吉士。

    庶吉士是可以跟随在皇上身旁随时听命候旨的,所以升迁特别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由庶常馆教习奏请皇帝御试,分发任用,称为散馆。

    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

    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未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

    因此说:非进士不入翰林。

    不要搞混了国子监和翰林院。

    国子监相当于大学,学习者必须参加乡试,和其他的秀才一样,通过乡试后才取得举人资格。

    当然里面也有举人会试落榜学习者。国子监可以考入,也可以捐监。一般捐监的都是清贵的后代,有钱有势的人家的子弟。譬如过继给李鸿章的李经方,就是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

    翰林院不同,它属于六部九卿衙门,属于相当于现在的部委,或者叫做现在的国家机关。

    国子监是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可以在里面通过读大量以前看不到的书从而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学识,是清贵之职位。

    点翰林后,就具备了能够青云直上的条件或者资格,比外放到地方当县官或者到六部司局当差累升要容易。

    而且关键是在这里出身可以未来当大学士,自古宰相出翰林。入不了翰林院,永远当不了大学士。

    发傍之后不久,殿试朝考就陆续进行了。

    中了会试的少诚,段骁和王海军不用说都成了新科进士,

    少诚殿试为二甲第四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段骁为三甲第九十六名,王海军为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但是由于三人都没有门路,虽然也拜访了当年的主考官丁日昌,然而由于贡士人数众多,丁日昌对三人没有什么印象和照顾的理由,所以在选庶吉士这一关全都没有选上。

    只是少诚被选入国子监太学任博士,而段骁和王海军则由户部直接派出外任,段骁授山西吕梁县县令,王海军授四川彭州县令,即日赴任。

    自此,少诚便开始了留在京城在国子监任博士教书的生活。

    为向亲友报信,马永昌就受命三位新科进士的嘱托,携带三人的亲笔家书和礼品回了家乡。

    这是1877年的初夏了,这又是一个特别不寻常的年份。

    不止是对于四位青年来讲,这一年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而且对于整个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大清朝廷而言都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年份。

    就是去年少诚几个进京赶考出发以后,中原地区再次遭受了一场大旱。

    此次大旱百年不遇,整整持续了四年。

    此刻是第一个没有收成的夏季。

    麦子早就焦在地里了,已经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没有下过一滴雨,一场雪。

    往年所存的粮食渐渐减少,一些人已经开始逃难。

    田野里挖野菜,上树摘树叶的人越来越多,土地又一次慢慢张开了干渴的嘴巴,向着茫茫苍天,想要水喝。

    就算是县里的差役上门来报喜,坤娘也没有好吃的款待差人,只能略包了些散碎银子,煮了碗面道谢。

    粮仓里虽然还有粗粮备用,但是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好在少诚和少捷都不在家,少了两个人吃饭。

    少康每天都出去找吃的,坤娘就带着静琳挖野菜,挖红薯,甚至枸树叶,榆树叶,还有春天摘的榆钱,柳芽儿,椿树叶见啥摘啥,都摘回来晾干放在粮仓里。

    有时少康能搞来一些红薯,有时会有一些高粱米,有时可能是一些红薯叶,无论什么,有总比没有强。

    经历过旱灾的坤娘早已有了经验,无论如何要存粮,此刻绝不嫌弃粮食的糙,等到什么都没了的时候,哪怕是树根都能救命。

    1875年也就是光绪元年的时候,这场大旱灾拉开了序幕。

    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干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

    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

    干旱已经开始有了苗头,雨水变少,粮食减产,然而大家都没有能预料到此后的干旱会有多么严重。

    而这位三岁即位登基的小皇帝,会随着这场灾害一起来临的整个中国大地,是怎么样的一个浩劫大难,一场灭顶之灾!

    前文说到,每当中国遭逢大难,中原必首当其冲,不是旱灾便是水祸,似乎已经成了自然规律。

    前次太平天国之乱,中原受了两年的旱灾磨难。

    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呢?

    上天再一次将最严重的惩罚降在了百姓身上,这一次,可能是怕政府还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

    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

    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各地,蝗中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滤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

    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

    从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

    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

    全省农业歉收,减产—半左右。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

    《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

    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

    受灾各处因饥饿的黎民百姓卖妻卖子流离失所甚至死亡的非常多,苦不堪言。

    或许是那旱魃女丑想要来惩罚这个本就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又或者是旱魃思念家乡,想要回来看望一下她的故土?

    旱魃继续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

    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

    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一些灾民甚至因饥饿则抢夺别人的吃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腙,为防止同伴丢失,大家在睡觉时都把脚绑在一起。

    苏北的社会秧序,因严酷的旱灾而变得动荡不安。

    为了活命,饥民纷纷渡江南下,由苏南的地方官员和土绅在苏、松、太以及江阴、镇江、扬州等地收容的流民达九万余人。

    安徽的旱情与苏北相似。

    入夏之后,持续干旱,许多地方连禾苗也末能栽插,之后虽下过一些雨,但又复连日烈日,连补种的庄核也大多枯死,当年全省收成减半。有的地方颗粒无收。干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汇成了四出逃荒的人流。

    (